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宋代〕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作品简介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是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词的上阕写深夜梦回的压抑心情。寒蛩的鸣叫,蒙胧的月色;梦回三更,独绕阶行。时间、景色、环境、行动。含蓄曲折、情景交融。三更不寐、绕阶独行,以及隔帘望空中朦胧月色,可以看出他壮志难伸的孤愤之情。下阕写壮志受阻,首句直伸心志。二三句以“旧山松竹老”喻故乡中原盼归人老和作者急欲杀回故乡,收复中原的心情。作者用曲折含蓄之笔,顿挫出之。“欲将”三句,以“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比喻,抒写抗金主张。曲高和寡的郁闷、忧愤心情。全词沉郁低徊、曲折含婉、抑扬顿挫、比喻蕴蓄、情景交织,有很高的艺术境地。

创作背景

绍兴六年(1136)至绍兴七年(1137)岳飞准备大举收复中原,北上灭金。但宋高宗赵构及朝内主和派对其大加干涉和阻挠,迫害主战派。多人被罢免和杀害,大好的抗金复国形势,有付诸东流的危险。《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出的。岳飞内心的极度郁闷,对投降派猖獗的极度愤慨,均写于词中。

翻译注释

翻译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时,已经是三更。站起身来,独自绕着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只见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注释

(1)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此词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2)寒蛩:秋天的蟋蟀。

(3)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4)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5)月胧明:月光不明。胧,朦胧。

(6)功名:此指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建功立业。

(7)旧山:家乡的山。

(8)付:付与。

(9)瑶琴:饰以美玉的琴。

(10)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全文拼音版

xiǎochóngshān··zuóhánqióngzhùmíng
zuóhánqióngzhùmíngjīnghuíqiānmèngsāngēngláiràojiēxíngrénqiǎoqiǎoliánwàiyuèlóngmíng
báishǒuwèigōngmíngjiùshānsōngzhúlǎoguīchéngjiāngxīnshìyáoqínzhīyīnshǎoxiánduànyǒushuítīng

作者介绍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少年从军,组建"岳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率军北伐,收复建康,取得郾城、颍昌大捷,直抵朱仙镇,因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以"莫须有"罪名被害。其词《满江红·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千古传诵。孝宗时平反,追谥武穆,后改忠武。

岳飞的诗

相关推荐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

〔宋代〕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宋代〕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小重山·春愁

〔宋代〕吴淑姬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宋代〕贺铸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梦冷沈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宋代〕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小重山·七夕病中

〔宋代〕吕渭老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小重山·漠漠晴霓和雨收

〔宋代〕赵鼎

漠漠晴霓和雨收。长波千万里,拍天流。云帆烟棹去悠悠。西风里,归兴满沧州。

谩道醉忘忧。荡高怀远恨,更悲秋。一眉山色为谁愁。黄昏也,独自倚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