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唐代〕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作品简介

《端午》是唐代诗人李隆基所创作的一首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

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

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

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一,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注释

(1)盐梅: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

(2)曲糵:亦作“麴櫱”(qū niè)。亦作“麴孽”(qū niè)。亦作“曲櫱”(niè)。 指酒曲。

(3)缕:凡指线状物。

(4)槿:木名,即木槿[rose of Sharon]。锦葵科,落叶灌木。夏秋开花,花有白、紫、红诸色,朝开暮闭,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花、皮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

(5)贻厥:贻,赠给;遗留。厥,文言代词、助词或副词,相当于“其”或“之”。

(6)昆芳:后代有美好的名声。昆:指后代、子孙。

全文拼音版

duān
duānlínzhōngxiàshíqīngcháng
yánméizuǒdǐngnièqiěchuánshāng
shìrénliúniánshēncháng
dāngxuānzhī槿jǐnmàoxiàngshuǐjuéxiāng
亿zhàotóngguī寿shòuqúngōnggòngbǎochāng
zhōngzhēnjuéhòukūnfāng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世称唐明皇。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容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改封临淄郡王。后因诛韦后有功,册立为皇太子。先天元年(712年)继位,在位四十五年。前期励精图治,先后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国运昌盛。李隆基多才艺,知音善书,工诗能文。

李隆基的诗

相关推荐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端午日赐衣

〔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