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

〔宋代〕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江边又迎来了新的秋天。这其中藏着多少忧愁啊。边塞的野草一直蔓延到天边、可哪里才是我们的中原故土呢?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英雄的愤恨,古往今来的泪水,都像江水一样向东流去。如今,只剩我带着鱼竿、伴着明月,登上瓜洲。

注释

(1)新秋:初秋。

(2)塞草:边草。

(3)神州:指中国,此指京都。

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拼音版

yuèshàngguāzhōu··nánduōjǐnglóuzuò
jiāngtóuyòujiànxīnqiūduōchóusàicǎoliántiānchùshìshénzhōu
yīngxiónghènjīnlèishuǐdōngliúwéiyǒu竿gānmíngyuèshàngguāzhōu

作品简介

《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是宋代词人张辑的一首登临感怀词。此词以多景楼远眺为视角,抒发了深切的家国之忧与历史悲慨。上阕“江头又见新秋”以时序变迁起兴,“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以苍茫意象拷问故土沦丧;下阕“英雄恨,古今泪”三句鼎足对,将个人愁绪升华为历史长河中的永恒悲慨;结句“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以闲适景语收束,在渔隐意象中暗藏无力回天的沉痛。全词将秋景、愁思、史慨熔铸一炉,语言凝练而意境宏阔,体现了南宋后期词人面对山河破碎的普遍心境。

创作背景

《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此词创作于南宋后期,时北方领土尽失,词人登临镇江多景楼(古称南徐),面对长江秋色触景生情。词中“塞草连天”暗指淮河以北已成边塞,“神州”一词出自《史记》,原指中原,此处承载着恢复故土的集体记忆。结句“渔竿明月”看似超脱,实则是词人在国势衰微下的无奈选择——正如同时代戴复古所言“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南宋文人往往在山水咏叹中寄托难以言说的亡国之忧。

相关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