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妇眉

〔唐代〕白居易

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

唯馀思妇愁眉结,无限春风吹不开。

作品简介

《思妇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闺怨诗,表现了一个空守家室的女子的愁怀。诗的前两句,写春风吹开了樱花梅花,表面上看似写景,其实是比喻,也是反衬,引出下文:春风来了,花儿开了,但思妇的愁眉不解。全诗前后对照,正反映衬,形象的表达了思妇因丈夫长期戍边而不能团聚的深深哀怨。

创作背景

《思妇眉》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由江州去忠州的路上。白居易因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江州共过了四年,这是白居易一生中最阴暗的日子。元和十三年冬,白居易被改封为忠州刺史,州治在今四川忠县,官职是大了点,但离着京城却更远了,所以白居易的心情始终是不好的。这首诗就是借着描写一个妇女怀念亲人的愁怨。抒发了自己多年来政治上的不得意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温暖的春风从东方吹来,梅花开后又折尽了樱桃。

只有思妇的双眉紧锁,浩荡春风也不能把她的愁恨勾销。

注释

(1)折:减损。

(2)绽尽梅:梅花全部开放。

(3)眉结:眉头紧皱。

全文拼音版

méi
chūnfēngyáodàngdōngláizhéjǐnyīngtáozhànjǐnméi
wéichóuméijiéxiànchūnfēngchuīkāi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思王逢原三首·其一

〔宋代〕王安石

布衣阡陌动成群,卓荦高才独见君。

杞梓豫章蟠绝壑,骐驎騕褭跨浮云。

行藏已许终身共,生死那知半路分?

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宋代〕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思佳客·闰中秋

〔宋代〕吴文英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思越人·渚莲枯

〔五代〕孙光宪

渚莲枯,宫树老,长洲废苑萧条。想象玉人空处所,月明独上溪桥。

经春初败秋风起,红兰绿蕙愁死。一片风流伤心地,魂销目断西子。

思越人·古台平

〔五代〕孙光宪

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教人何处相寻?

绮罗无复当时事,露花点滴香泪。惆怅遥天横绿水,鸳鸯对对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