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赠罗真真》是元代曲作家乔吉所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从罗真真的发型写到头饰、再写到身姿腰肢,进而写到手指手臂;静态之美写完了,又写她醉酒后面部的红润之色,最后则以一句画卷当中的仙女婵娟来概括。此小令观察细腻,比喻贴切,表现了作者独具一格的审美观。
折桂令·赠罗真真
罗浮梦里真仙,双锁螺鬟,九晕珠钿。晴柳纤柔,春葱细腻,秋藕匀圆。
酒盏儿里央及出些腼腆,画帧儿上唤下来的婵娟。试问尊前,月落参横,今夕何年?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折桂令·赠罗真真》此小令具体创作时间未知。在《类聚名贤乐府群玉》本题目在“赠罗真真”后面有“高效臣胡善甫席上赋”九个字,提供了此曲创作的更具体的背景,是“高效臣胡善甫”二人设宴招待朋友,罗真真表演助兴。乔吉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女子怀有深刻的同情,这是他为歌姬罗真真所创作的一首小令。
翻译注释
翻译
像罗浮梦中的仙女,梳着两个螺壳状的发髻,头戴光彩四射的珠宝。腰肢像晴天的细柳一样纤细柔软,手指像春天的青葱般纤长,手臂像秋天的玉藕那样白皙。
醉酒的容颜,露出丝丝羞涩的表情,像从画里走出来的美女。试问仙女,夜深了,今天是哪一年?
注释
(1)折桂令:此调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风一枝》《蟾宫曲》。此调为元人小令曲名。
(2)罗真真:不详,疑为歌妓。
(3)罗浮梦:根据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于罗浮梦中遇仙子,醒后发觉已身醉卧在梅花树下。
(4)螺鬟:螺壳状的发髻。
(5)九晕珠钿:形容女子光彩多样的首饰。
(6)晴柳纤柔:形容女子的腰肢细柔弱。
(7)春葱:喻指女子的手指。
(8)秋藕:喻指女子的手臂。
(9)婵娟:指美女。
(10)月落参横:形容夜深。
(11)今夕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乔吉的诗
相关推荐
折桂令·西陵送别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折桂令·拟张鸣善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
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何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半天风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树钩娄,苔绣禅阶,尘黏诗壁,云湿经楼。
琴调冷声闲虎丘,剑光寒影动龙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锁吴愁。
折桂令·荆溪即事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種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
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栏干,数尽啼鸦。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折桂令·吴山秀
钱塘江上嵯峨,浓淡皆宜,态度偏多。泪雨溟濛,歌云缥缈,舞雪婆娑。
胜楚岫高堆翠螺,似张郎巧画青娥。消得吟哦,欲比西施,来问东坡。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浅醉微醒,谁伴云屏?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
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诗句成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折桂令·问秦淮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折桂令·自述
华阳巾鹤氅蹁跹,铁笛吹云,竹杖撑天。伴柳怪花妖,麟祥凤瑞,酒圣诗禅。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断简残编,翰墨云烟,香满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