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陶副使归南海》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南越归人的梦境和广陵新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之情。同时,诗人以宝刀相赠,寄托了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别陶副使归南海
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
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别陶副使归南海》这首诗是王昌龄在广陵(今江苏扬州)送别友人陶副使时所作。陶副使是岭南采访处置使之属官,即将从广陵返回南海(今广东广州)。王昌龄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翻译注释
翻译
南越的归客在梦中看见海楼,扬州城的秋月照着海亭。
宝刀赠给故人留作纪念,这是当年你建功立业的见证。
注释
(1)南海:唐代县名,属岭南道,在今广州境内。
(2)南越:即南越国,包括今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此代指南海郡,今广东广西一带。
(3)归人:指陶副使。
(4)广陵:即扬州,扬州古称广陵郡。
(5)海亭:海边的亭子。
(6)宝刀:珍贵的刀,此处用作馈赠的礼物。
(7)戈船:古代安装戈戟的战船。
(8)万户侯:汉代食邑在万户以上的侯爵,号称万户侯,后泛指高官厚禄。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昌龄的诗
相关推荐
别黄徐州
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
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
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
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
别元九后咏所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别诗二首·其一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别韦参军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别储邕之剡中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别李浦之京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别程女
芸斋淅淅掩霜寒,别酒青灯语夜阑。
生女便知聊寄托,中年尤觉感悲欢。
松间小草栽培稳,掌上明珠弃掷难。
明日缑山东畔路,野夫怀抱若为宽。
别诗二首·其一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