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北海

〔唐代〕汪遵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苏武这位汉朝的臣子,曾在这地方沦为阶下囚,他在蛮荒之地吃着带血的食物、穿着兽皮衣裳,熬过了十九个春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如今他头发已花白下垂,可当年汉朝赐予的龙形符节仍在手中,只是在史书里,却从没听说过他被封侯爵的记载。

注释

(1)汉臣:指苏武。

(2)缧囚:囚徒、俘虏。

(3)龙节:使节,一根棍子上挂有一串牦牛尾巴的饰物,代表出使证明。

咏北海拼音版

yǒngběihǎi
hànchéncéngzuòléiqiúxuèmáoshíjiǔqiū
bànchuílóngjiézàiwénqīngshǐshuōfēnghóu

作品简介

《咏北海》是唐代诗人汪遵创作的一首怀古诗。这首诗通过“苏武牧羊”的典故为题材,对苏武持节不变得民族精神大加赞扬,同时也讽刺汉朝统治者刘弗陵没有在苏武回国后重加嘉奖,使忠臣寒心。

作者介绍

汪遵(生卒年不详),一作汪尊,又作江遵,皆误。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懿宗咸通七年(866)进土及第。与诗人胡曾同时,诗风亦相近似。其诗大多为怀古之作,尤善以绝句咏史。《唐才子传》称其“拔身单污,奋誉文苑。”《全唐诗》编为1卷,《全唐诗补编,续补逸》补诗2首。汪遵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史二首·其二

〔唐代〕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蕙诗

〔两汉〕繁钦

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

植根阴崖侧,夙夜惧危颓。

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徊。

三光照八极,独不蒙余晖。

葩叶永雕瘁,凝露不暇晞。

百卉皆含荣,己独失时姿。

比我英芳发,鶗鴂鸣已衰。

咏白海棠

〔清代〕曹雪芹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