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代〕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作品简介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诗篇,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写诗人听了胡人乐师安万善吹奏觱篥,称赞他高超的演技,同时写觱篥之声凄清,闻者悲凉。前六句先叙篥的来源及其声音的凄凉;中间十句写其声多变,为春为秋,如凤鸣如龙吟;末两句写诗人身处异乡,时值除夕,闻此尤感孤寂凄苦。诗在描摹音乐时,不仅以鸟兽树木之声作比,同时采用通感手法,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翻译注释

翻译

从南山截段竹筒做成觱篥,这种乐器本来是出自龟兹。

流传到汉地曲调变得新奇,凉州胡人安万善为我奏吹。

座旁的听者个个感慨叹息,思乡的游客人人悲伤落泪。

世人只晓听曲不懂得欣赏,乐人就像独行于暴风之中。

又像风吹枯桑老柏沙沙响,还像九只雏凤鸣叫啾啾啼。

好似龙吟虎啸同时都爆发,又如万籁齐响秋天百泉汇。

忽然变作渔阳掺低沉悲壮,顿使白日转昏暗乌云翻飞。

再变如同杨柳枝热闹欢快,仿佛看到上林苑繁花似锦。

除夕夜高堂上明烛放光芒,喝杯美酒再欣赏一曲觱篥。

注释

(1)龟兹:古西域城国名,在今新疆库车、沙雅一带。

(2)曲转奇:曲调变得更加新奇、精妙。

(3)凉州:在今甘肃一带。

(4)傍:靠近、临近,意同“邻”。

(5)远客:漂泊在外的旅人。

(6)解:助动词,能、会。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苦雨终风也解晴。”

(7)飙:暴风,这里用如形容词。

(8)自:用在谓语前,表示事实本来如此,或虽有外因,本身依然如故。可译为“本来,自然”。《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9)飕飗:拟声词,风声。

(10)九雏鸣凤:典出古乐府“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形容琴声细杂清越。

(11)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天然音响。

(12)百泉:百道流泉之声音。

(13)相与:共同、一起。陶渊明《移居二首》:“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4)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这里借代悲壮、凄凉的之声。

(15)黄云:日暮之云。李白《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16)萧条:寂寥、冷落。

(17)杨柳:指古曲名《折杨柳》,曲调轻快热闹。

(18)上林:即上林苑,古宫苑名,有两处:一为秦都咸阳时置,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一为东汉时置,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

(19)新:清新。

(20)岁夜:除夕。

(21)声:动词,听。谭嗣同《仁学》:“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

全文拼音版

tīngānwànshànchuī
nánshānjiézhúwéiyuèběnqiūchū
liúchuánhànzhuǎnliángzhōurénwèichuī
bànglínwénzhěduōtànyuǎnxiāngjiēlèichuí
shìrénjiětīngjiěshǎngchángbiāofēngzhōngláiwǎng
sānglǎobǎihánsōuliújiǔchúmíngfèngluànjiūjiū
lóngyínxiàoshíwànlàibǎiquánxiāngqiū
rángēngzuòyángcànhuángyúnxiāotiáobáiàn
biàndiàowényángliǔchūnshànglínfánhuāzhàoyǎnxīn
suìgāotánglièmíngzhúměijiǔbēishēng

作者介绍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雅安)人。开元二十二年(735)中进士,任新乡县尉。由于久未迁升,就辞官归隐。李颀任侠好道术。其诗内容和体裁都很广泛,尤以边塞诗著称。风格秀丽而雄浑,也不乏激昂慷慨之音。其七言歌行及律诗尤为后世推崇。著作有《李颀诗集》。

李颀的诗

相关推荐

听话丛台

〔唐代〕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听弹风入松阕赠杨补阙

〔唐代〕王昌龄

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

弦悲与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

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

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

听蕉记

〔明代〕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也。

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㴙㴙,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听雨

〔宋代〕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客应嫌酒尽,花却为诗开。

莫下帘尤好,恐妨云往来。

听雨

〔宋代〕陆游

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纱幮笛簟差堪乐,且听萧萧暮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