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河上望丛祠》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写女子伤别。上片缘题而咏写祠庙,立足于“望”,着眼于“别”;下片紧接上片的“伤”字,纵笔驰骋,渲染离情。全词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以其情真,深婉感人;以灵活之笔,刻画愁情,参差错落,意境浑然。
河渎神·河上望丛祠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河渎神》词调本意为咏祠庙,此词则不拘于调名本意,虽然也是咏河神祠庙之事,而意在展示男女间的离情别绪,是温庭筠众多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从河上看到,古祠隐约在树丛里,茫茫楚山笼罩着蒙蒙春雨。眷恋的鸟缓缓飞去,带走欸乃的船桨,唱着孤独的别离。
子规何处哀啼,染红杜鹃带血的心曲。相思欲绝的相思女,鬓发飘零如蝉翼。更难堪百花红艳,芳草茵绿,佳节又添相思意。
注释
(1)河渎神: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片四十九字。花庵《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河渎神》则咏祠庙。”
(2)丛祠:建在树丛中的古祠。一说解为很多庙宇。《花间集注》卷一曰:“丛祠,谓庙宇之多也。”
(3)兰棹:指用兰香木所造的船,泛指精美的船。棹,船桨,这里以“桨”代船。
(4)杜鹃:又名杜宇、子规。传说周时蜀国国王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鸟,悲啼不已。啼至泣血,血落地后化为花,名杜鹃花。
(5)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崔豹《古今注·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琼树乃制蝉鬓,飘渺如蝉,故曰蝉鬓。”
(6)愁绝:愁极。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河渎神·古树噪寒鸦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河渎神·凉月转雕阑
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乾。银灯飘落琐窗闲,枕屏几叠秋山。
朔风吹透青缣被,药炉火暖初沸。清漏沉沉无寐,为伊判得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