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有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寄人词,但通首词都是请朋友代向东坡传语。首句统领全篇,以下皆为传语内容。“人在”句于轻描淡写中蕴含向往田园的深意。“别后”两句是对自己走后,东坡冷清景象的揣度,隐含对东坡的眷念。末三句表明自己将归耕东坡的心愿。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黄州生活的深情回忆和无限神往,写得清新明快,语调亲切,真挚动人。
如梦令·有寄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去,在黄州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在州城东门外垦辟了故营地数十亩,命名为东坡,躬耕其中;一方面狎渔樵之侣,穷山水之胜,乐其土风,生活颇为惬意。因此,他对黄州,特别对东坡,感情深厚。在京城官翰林学士期间,虽受重视,但既与司马光等在一些政治措施上议论不合,又遭程颐等竭力排挤,心情并不舒畅,因此一再表示厌倦京官生涯,不时浮起归耕念头,故此借写出这首《如梦令》,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坡之意。
翻译注释
翻译
请代我,向东坡旧邻问候,就说我,羁绊在玉堂深处。问东坡:自从我走以后,又有谁来过?是否雪压小桥,这断了来路?我将归去啊,我将归去,徜徉东坡,沐浴催耕的春雨。
注释
(1)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2)东坡:指贬谪黄州时的旧居以及邻人。
(3)玉堂:指翰林苑。
(4)别后:指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开黄州。
(5)压:覆盖。
(6)小桥:指黄州东坡雪堂正南的小桥。
(7)一犁:形容春雨的深度。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如梦令·题淮山楼
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如梦令·燕子未随春去
燕子未随春去,飞到绣帘深处。软语话多时,莫是要和侬住。延伫,延伫,含笑回他不许。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