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

〔明代〕王守仁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作品简介

《春晴》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诗中记叙了初春风和日丽的景色,诗人抓住和风、残雪、冉冉飘动的蛛丝、静谧的花枝、远处飞过的鸟儿等景物极力烘托出初春的温馨,但诗人的本意并不在于赏春,而是通过对春日风光的咏赞,排遣被贬谪后的抑郁情怀。这首诗表面写景,实为表现诗人复杂的心情,在诗的最后,诗人从内心发出“客衣尘土终须换”的感叹,便是希望尽快的结束贬谪生活的心声。

翻译注释

翻译

林下春光明媚风儿渐渐平和,高山上的残雪已经不多。

垂吊在空中的蛛丝冉冉飘动花枝静谧,远远的看见白鸟从石板路上面飞过。

忽而在山中怀念起旧时的朋友,多少回梦到洞口雾气缭绕的藤萝。

衣服沾满尘土最终要换下呵,好到湖边采荷花与菱角。

注释

(1)游丝:漂浮在空中的蛛丝。

(2)冉冉:柔软下垂的样子。如曹植《美女篇》:“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3)青壁:此处指雪后光滑的石板路。旧时驿道多为石板辅成。

(4)迢迢:形容遥远。

(5)芰:菱。

(6)荷:荷花。

全文拼音版

chūnqíng
línxiàchūnqíngfēngjiàngāocánxuěduō
yóurǎnrǎnhuāzhījìngqīngtiáotiáobáiniǎoguò
xiàngshānzhōng怀huáijiùcóngdòngkǒumèngyānluó
chénzhōnghuànhǎobiāncháng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创立“心学”,提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反对程朱理学“格物穷理”的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和道德自觉,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阳明学派”。其学说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平定为患江西的宁王之乱,展现军事才能。著有《传习录》、《大学问》等,文集为《王文成公全书》。

相关推荐

春晚

〔宋代〕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春泛若耶溪

〔唐代〕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春行

〔明代〕王守仁

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

白鸥乱浴清溪上,黄鸟双飞绿树间。

物色变迁随转眼,人生岂得长朱颜。

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鱼杆东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