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题湖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景诗。这首诗前六句写景,突出一个“绿”字,后两句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后人评论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馀情。”全诗不仅结构上曲折委婉,而且借景深化了诗旨。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长庆二年(822)五十一岁时,由中书舍人改任杭州刺史,至长庆四年(824)五月离开杭州,调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洛阳)。从《春题湖上》的末两句所表露的临别依依的语气以及题目中标明的“春”字看来,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当是在他离任那年的春天。白居易在杭州期间,写了好几首歌咏西湖的诗,其中最著名的是三首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以及这首《春题湖上》。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的湖上如一幅画图,群峰绕湖水水面如镜铺。
松树排山上呈千层翠绿,月儿点波心如一颗珍珠。
早稻抽穗像碧毯的线头,新蒲舒展似青罗裙带舞。
不能抛下杭州到别处去,一半原因是留连这西湖。
注释
(1)湖:指西湖。
(2)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3)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许多松树。
(4)重:层。
(5)月点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
(6)碧毯:指早穗连成一片,如同绿色的地毯。
(7)罗:质地稀疏的丝织品。
(8)蒲:香蒲,多年生草木植物。
(9)勾留:停留,流连。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春水生二绝·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
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春游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其一
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
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
唯余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春日郊外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春桂问答二首·其二
春桂答,春华讵能久。
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春庭晚望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二
交甫怜瑶珮,仙妃难重期。
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春行
侍臣朝谒罢,戚里自相过。
落日青丝骑,春风白纻歌。
恩承三殿近,猎向五陵多。
归路南桥望,垂杨拂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