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晚景五绝·其四

〔宋代〕苏轼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作品简介

《望海楼晚景五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五首诗分别咏江潮、雨电、秋风、雅客、江景,各具情韵。第四首写傍晚时望海楼下的乐曲声和雅客和诗拜月的流风。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当时苏轼被派往杭州担任州试的监试。院试余暇,苏轼得以到凤凰山上的望海楼闲坐,写下这五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夜晚,谁家在望海楼下点燃炉香,玉笙哀怨的乐曲在刚有凉意的时候响起。

有位客人面对秋风在扇子上题诗,祭拜明月让人无法看见你的晚妆。

注释

(1)玉笙:此处指笙的吹奏声。

全文拼音版

wànghǎilóuwǎnjǐngjué··
lóuxiàshuíjiāshāoxiāngshēngāiyuànnòngchūliáng
línfēngyǒuyínqiūshànbàiyuèrénjiànwǎnzhuāng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望江南·重阳日

〔宋代〕康与之

重阳日,四面雨垂垂。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路上水平脐。淹浸倒东篱。

茱萸胖,黄菊湿齑齑。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觅蓑衣。都道不如归。

望海潮·秦峰苍翠

〔宋代〕秦观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望雪

〔唐代〕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

〔唐代〕李商隐

【其一】

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阆州。

若到阆中还赴海,阆州应更有高楼。

【其二】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今朝相送东流后,犹自驱车更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