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中怀竹隐徐渊子直院

〔宋代〕戴复古

手携漫刺访朝官,争似沧洲把钓竿。

万事看从今日别,九原叫起古人难。

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观。

多谢天公怜客意,霜风未忍放深寒。

作品简介

《都中怀竹隐徐渊子直院》此诗为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的感怀之作,通过对比官场浮沉与隐逸生活的差异,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前四句直抒胸臆,以"访朝官"与"把钓竿"对比,展现对功名的厌倦;后四句借"菊花""秋叶"等意象,暗喻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最终以"霜风未忍"作结,流露一丝慰藉。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体现了戴复古融合晚唐与江西诗派的风格。

创作背景

戴复古一生未仕,长期漫游江湖,晚年归隐。此诗或作于其游历都城时,面对官场倾轧,心生归隐之念。"菊花""秋叶"的意象既写秋景,也暗指南宋国势衰微,文人壮志难酬的悲凉。"九原叫起古人难"更流露出对时局的不满与无奈。

翻译注释

翻译

手持名帖拜访朝中权贵,怎比得上在沧洲垂钓逍遥自在?

世间万事,从今往后都需重新审视,即便唤回九泉之下的古人,也难以理解今世。

菊花即使凋零仍值得怜惜,秋叶虽红艳却经不起长久观赏。

多谢上天体恤我这客居之人的心意,霜风尚未忍心带来彻骨严寒。

注释

(1)漫刺:名帖,古人拜访时递送的自荐文书。

(2)沧洲:水滨之地,常指隐士居所。

(3)九原:指墓地,典出《礼记·檀弓》。

(4)菊花到死犹堪惜:菊花凋而不落,象征高洁,即使枯萎仍值得珍惜。

(5)秋叶虽红不耐观:秋叶虽美但短暂,暗喻繁华易逝。

(6)霜风未忍放深寒:霜风虽冷但尚未极寒,喻指天公怜悯,未让苦难更深。

全文拼音版

dōuzhōng怀huáizhúyǐnyuānzizhíyuàn
shǒuxiémàn访fǎngcháoguānzhēngshìcāngzhōudiào竿gān
wànshìkàncóngjīnbiéjiǔyuánjiàorénnán
huādàoyóukānqiūsuīhóngnàiguān
duōxiètiāngōngliánshuāngfēngwèirěnfàngshēnhán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一1248),字式之,号石屏,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因仕途不通,一生清苦,漫游了大半个南中国,以诗负盛名于江湖间达五十年之久,是南宋中叶以后谓之江湖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又搀杂些江西派的风格。部分作品指斥朝政国事,反映人民生活,较有现实意义。写景诗也极有妙趣,词风也较为豪放。有《石屏新语》《石屏集》《石屏词》。

戴复古的诗

相关推荐

都门秋思·其一

〔清代〕黄景仁

楼观云开倚碧空,上阳日落半城红。

新声北里回车远,爽气西山拄笏通。

闷倚宫墙拈短笛,闲经坊曲避豪骢。

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着恼公。

都门秋思·其四

〔清代〕黄景仁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为语遶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都门秋思·其二

〔清代〕黄景仁

四年书剑滞燕京,更值秋来百感并。

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

云浮万里伤心色,风送千秋变徵声。

我自欲歌歌不得,好寻驺卒话平生。

都门秋思·其三

〔清代〕黄景仁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