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歌二首》是汉武帝刘彻创作的组诗。这组诗是汉武帝亲临黄河决口现场即兴而作的,它们生动地记述了西汉时期一次规模宏大的治河史实。第二首主要写堵塞河堤决口的战斗场面。这两首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全诗气势磅礴,形象地描摹出水患的猖獗和治水的战斗场面,对水患猖獗的描写入木三分,但是部分用词艰深晦涩。
瓠子歌二首·其二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污兮浚流难。
搴长茭兮沈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颓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万福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瓠子歌二首》这是汉武帝亲临黄河决口现场的即兴诗作。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夏五月,河决濮阳,淹没了十六郡,东南注入钜野泽,与淮河、泗水相通。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动数万人修复瓠子堤防。汉武帝亲临决口,祭祀水神,沉白马玉壁于河,仪式十分隆重而虔诚。又令群臣和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一律参加堵塞决口劳动,并运用质朴的语言及骚体诗的形式,写了《瓠子歌二首》,以反映“泛滥不止愁吾人”的重大灾情以及“宣房塞兮万福来”的强烈愿望。
翻译注释
翻译
冲决堤坝的河水浩浩荡荡啊,激起的声浪震天响。向北去的河道曲折辽远啊,全面疏浚就很难完成。
取来长长的缆索运石块啊,沉下美玉祈求河神佑护。即令河神答应帮忙啊,堵塞决口的柴草都不能接续!
堵塞决口的柴草不能接续啊,这应是卫地老百姓的罪。使用燃料过度以致田野荒凉啊,哎呀呀,拿什么去堵水!
砍下卫地的树木和竹子啊,连同石头去打桩,瓠子决口堵塞住啊,幸福齐降万年长!
注释
(1)汤汤:水盛貌。
(2)激潺湲:激起很大的水声。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一说指波浪。
(3)北渡:向北流。
(4)污:弯曲。
(5)浚:疏导。
(6)搴:拔取。
(7)茭:同“筊”,用薄竹片编成的篾缆以拉运土石。
(8)沈美玉:把玉璧沉入河底,是祭河神的一种隆重仪式。
(9)许:赞许,佑助。
(10)薪不属:堵河决的柴草不济、不足。薪,木柴。不属,不能连续供应。
(11)卫:古地名,在今河南淇县。
(12)罪:罪过。因卫人用草作燃料之故,对堵决口则成为一种罪过。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四块玉·恬退
【其一】
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其二】
绿水边,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红尘外。紫蟹肥,黄菊开,归去来。
【其三】
翠竹边,青松侧,竹影松声两茅斋。太平幸得闲身在。三径修,五柳栽,归去来。
【其四】
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示周掾祖谢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班婕妤三首·其三
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
总向春园里,花间笑语声。
解连环·暮檐凉薄
暮檐凉薄。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掩綀帷倦入,又惹旧愁,汗香阑角。
银瓶恨沉断索。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抱素影、明月空闲,早尘损丹青,楚山依约。翠冷红衰,怕惊起、西池鱼跃。记湘娥、绛绡暗解,褪花坠萼。
咏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悲哉行
游客芳春林,春芳伤客心。
和风飞清响,鲜云垂薄阴。
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
翩翩鸣鸠羽,喈喈仓庚吟。
幽兰盈通谷,长秀被高岑。
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寻。
伤哉客游士,忧思一何深。
目感随气草,耳悲咏时禽。
寤寐多远念,缅然若飞沈。
愿托归风响,寄言遗所钦。
慢卷袖·闲窗烛暗
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到得如今,万般追悔。空只添憔悴。对好景良辰,皱著眉儿,成甚滋味。
红茵翠被。当时事、一一堪垂泪。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倚暖,抱著日高犹睡。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