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公子·岸柳垂金线》是五代后蜀词人顾夐的一首春思词。此词以明丽的春景起笔,通过"岸柳金线"、"莺声百啭"的盎然生机,反衬闺中女子"翠蛾攒"的愁绪。上阕写绿杨人家的热闹景象,下阕转写"马嘶远"、"帘半卷"的孤独等待,结句"相逢尔许难"直抒胸臆。全词采用"以乐景写哀"手法,语言清新华美,在40字短调中完成从欢快到惆怅的情绪转换,展现了顾夐"浓淡相宜"的词风。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
马嘶芳草远,高楼帘半卷。敛袖翠蛾攒,相逢尔许难。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此词创作于后蜀广政年间(938-965年),正值西蜀词坛"花间派"鼎盛时期。顾夐作为宫廷词人,常以闺阁题材寄寓人生感慨。词中"绿杨边"的江南意象与"高楼帘卷"的贵族生活,反映五代十国时期西蜀偏安一隅的繁华;而"相逢难"的叹息,则暗含对乱世聚散无常的隐忧,是"花间词"中兼具审美价值与时代印记的佳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岸边的杨柳垂下金黄色的枝条,雨过天晴,黄莺儿在尽情地呜叫。我的家就在绿杨树旁边靠近通衙大道,来来往往经过许多许多的王孙年少。
我在高楼上半卷起帘子往下瞧,王孙公子们骑着马越去越远。我举袖遮睑把眉皱,感叹知音相逢这么难。
注释
(1)岸柳垂金线:比喻岸边柳树的枝条好似垂下条条金线。
(2)莺百啭:形容莺的啼叫声非常动听。
(3)马嘶芳草远:写心上人远去。
(4)高楼帘半卷:写少女目送,表现出一片痴情。
(5)敛袖:整理衣抽。
(6)翠蛾攒:即攒眉皱眉,蹙眉。翠蛾:指眉毛。古人称女子的细而长的眉毛为蛾眉,因为其形似蛾的触须。古代女子以黛画眉,黛为青黑色颜料,故称翠蛾。
(7)尔许:如许,这样。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顾夐的诗
相关推荐
醉公子·索脂
白家樊素口。一笑樱桃剖。再点镜中朱。
盈盈颜色殊。玉瓯持赠汝。莫作胭脂虎。
忍笑齧春衫。残红印浅斑。
醉公子·索粉
芙蓉光自闪。何用铅华染。只爱露华香。
调来助晓妆。薄施春色透。未许郎私嗅。
珠汗醉时融。轻罗拭浅红。
醉公子·毛申人新婚,未几即赴文友通宵之宴,戏速其行
好酒无多饮。归去尤宜醒。珍重劝郎行。
官街风露清。银缸人独倚。月色居然起。
侍婢正商量。郎来莫恁狂。
四换头·寒食
日炙花须卷。风筛花影乱。燕子闹雕梁。
春泥一夜香。箫声知近远。香闺惊梦短。
明日又清明。杨枝插户青。
醉公子·郊外青骢马
郊外青骢马。蹀躞垂杨下。怅望碧云重。
夕阳莲叶东。最是销魂处。禾黍离披去。
远客易惊秋。风多莫上楼。
醉公子·索巾
郎归花树下。袖匿鲛绡帕。私赠已销魂。
斑斑况泪痕。含嗔强夺取。薄倖从教数。
正怪旧痕多。新痕又奈何。
醉公子·索香
佳人焚百和。只是妆成坐。风细下帘钩。
氤氲花气浮。身中含豆蔻。袅袅罗衣透。
纵有麝兰芳。输君体自香。
醉公子·赋艳
侬心何事恼。姐姐欺侬小。
偷看合欢书,憎侬问起居。
好从花下避,怕见书中字。
匿笑不回头,回头替姐羞。
醉公子·其一·街鼓
街鼓传三四。不见萧郎至。何物对裴回。
玉香独见鞋。锦衾空艳艳。沉水薰来厌。
休自听更筹。鸦啼金井头。
醉公子·寂寂生秋意
寂寂生秋意。长是惺忪睡。向晚步中园。
含情不可言。翡翠潜藏叶。叶瑟浑无别。
风起忽惊飞。飘摇何处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