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唐代〕孟浩然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作品简介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洞庭秋夜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旅泊异乡的思乡怀亲之情,同时夹杂着对贬谪至长沙友人阎防的同情。全诗既含典故又寓深情,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这是一首羁旅书寄友人阎防的诗。此诗题别名甚多,如“湖中旅泊寄阎防”“襄阳旅泊寄阎九司户防”“湘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等。从诗的内容来看,所写并非襄阳附近的情况,而且诗人不能称在家乡襄阳为旅泊。末句“沿月下湘流”亦与“襄阳”不相吻合。足见题“襄阳”不妥。另外,也有人认为“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湖中旅泊寄阎防”与诗意不类。此诗写作时间当在阎防为官获罪贬谪长沙之后,最早的时间当在开元二十三年(735),一说此诗为开元二十四年(736)游湘赣时作,一说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七年(739)。

翻译注释

翻译

桂水流向遥远的百越,扁舟等待天亮就出发。

荆云遮挡住三巴地区,暮色中眺望却不见家。

楚襄王梦见高唐神女,才子贾谊曾贬谪长沙。

长沙地区多瘴病之气,你何必苦苦滞留这里。

分别已久多渴望相聚,好同你一起促膝畅叙。

可惜离得远无由相见,徒然增添了羁旅愁思。

那堪再听那清猿哀鸣,月光下沿着湘水离去。

注释

(1)湖:指洞庭湖。在今湖南境内,为湖南众水之汇,有东、西两道与长江相通。

(2)旅泊:旅途中停泊。

(3)阎九司户:阎防,河中人,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及第。好古博雅,诗语真素,放旷山水,曾结庐读书于终南山。司户,唐代地方官,在州曰司户参军,在县曰司户,掌户籍之事。

(4)桂水:指桂江。在今广西境内。走水路由洞庭湖入湘江经灵渠入漓江(桂水),可直通“百越”。

(5)百越:古时南方诸国以越为大。后越为楚所灭,其子孙南逃散居中国南方各地。江浙闽粤等地区越族所居,故称百越。这里指广西一带。

(6)扁舟:小船。

(7)期:约定的时间。

(8)荆云:楚地的云。

(9)闭:壅塞。

(10)三巴:东汉末年益州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后又改为巴、巴东、巴西三郡,简称三巴。相当于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地区。

(11)襄王梦行雨: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宋玉与言先王楚怀王游高唐,梦遇神女事,神女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其夜襄王亦梦与神女遇。见宋玉《高唐赋》及《神女赋》序。

(12)才子谪长沙:西汉贾谊有英才,汉文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大臣所忌,出为长沙王太傅。后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三岁。阎此时在长沙贬所,此以贾谊喻阎。谪,官吏降级,调往边远地方称谪。

(13)饶:多。

(14)瘴疠:山林温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15)胡:为什么。

(16)苦留滞:久久滞留。

(17)款颜:披诚面谈。

(18)承欢:承人欢颜。常指侍奉父母。

(19)接袂:袖口相接,指欢会相聚。这里指朋友。袂,袖口。

(20)杳无由:遥远无机会。

(21)清猿:指猿鸣声凄清。

(22)沿月:乘着月色。

(23)湘流:湘水。源出广西兴安县,东北流经湖南省,再北流经长沙入洞庭湖。

全文拼音版

zhōngyánjiǔfáng
guìshuǐtōngbǎiyuèbiǎnzhōuxiǎo
jīngyúnsānwàngjiànjiā
xiāngwángmèngxíngcáizizhéchángshā
chángshāráozhàngwèiliúzhì
jiǔbiékuǎnyánchénghuān怀huáijiēmèi
jiēmèiyǎoyóuzēngchóu
qīngyuántīng沿yányuèxiàxiāngliú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其诗清淡自然,多写隐逸生活与山水风光,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等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与王维并称“王孟”,同为盛唐田园诗派代表。虽终身未仕,却名重诗坛。李白赞其“风流天下闻”。其诗以五言见长,风格恬淡,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

孟浩然的诗

相关推荐

湖亭望水

〔唐代〕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阎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湖州作

〔宋代〕苏为

野艇间撑处,湖天景亦微。

春波无限绿,白鸟自由飞。

柳色浓垂岸,山光冷照衣。

时携一壶酒,恋到晚凉归。

湖心亭看雪

〔明代〕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上夜归

〔宋代〕苏轼

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洒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入城定何时,宾客半在亡。

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獐。

始悟山野姿,异趣难自强。

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