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农夫渴雨》是元代文学家冯子振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小令描写了农夫希望降雨的场景。作者采用农民的口吻写,文风极为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曲子格律严密,虚实结合,实为佳作。这支小令写农夫渴雨,用农民的口吻来写,极为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鹦鹉曲·农夫渴雨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幺〕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冬,冯子振留寓京城,与几位朋友在酒楼听歌女御园秀演唱白贲的《黑漆弩(即鹦鹉曲)·渔父》:“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其曲优美,只可惜没有人能和韵,因为这支曲子曲牌格律严格难循。当时在座诸人知冯子振之才,便举酒索和。冯子振一时兴发,运用各种题材,前后步原韵共作了三十八首。此即为其中之一。
翻译注释
翻译
年复一年地赶着牛,扶着犁耙干活,近日的情况最令农夫懊恼。地里的稻苗正式抽穗的关键时刻,多么渴望能下点雨啊。
可恨那晚霞不近人情,把彩虹生生截断。渴望老天能降三尺好雨,但那一片闲云慢慢浮起,却没有下雨的意思。
注释
(1)年年牛背扶犁住:此句是说年年都是在牛背后扶着梨杖,泛指干农活。扶犁住:以把犁为生。住,过活,过日子。
(2)最:正。
(3)懊恼杀:心里十分烦恼。
(4)恰待:正要,刚要。
(5)抽花:抽穗。
(6)渴煞:十分渴望。
(7)幺:即幺篇,戏曲、散曲术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写作“幺篇”或“幺”。
(8)残霞:即晚霞。预示后几天为晴天。
(9)玉虹:彩虹。虹为雨后天象。俗谚:“晚霞日头朝霞雨。”截断玉虹,即谓残霞无情断雨。此句意思是说:由于彩霞满天,彩虹不可能出现,下雨没有指望。
(10)三尺甘霖:指大雨。甘霖:好雨。
(11)看一片闲云起处:意谓由于盼雨心切,甚至对一片无用的闲云也抱着微茫的希望。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冯子振的诗
相关推荐
鹦鹉曲·渔父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幺〕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鹦鹉曲·山亭逸兴
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溜樵父。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
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鹦鹉曲·赤壁怀古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梁父。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
【幺】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鹦鹉曲·感事
江湖难比山林住。种果父胜刺船父。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
【幺】尽人间白浪滔天,我自醉歌眠去。到中流手脚忙时,则靠着柴扉深处。
鹦鹉曲·野渡新晴
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
〔幺〕碧天边云归岩穴,白鹭一行飞去。便芒鞋竹杖行春,问底是青帘舞处?
鹦鹉曲·都门感旧
都门花月蹉跎住,恰做了白发伧父。酒微醒曲榭回廊,忘却天街酥雨。
〔幺〕晓钟残红被留温,又逐马蹄声去。恨无题亭影楼心,画不就愁城惨处。
鹦鹉曲·园父
柴门鸡犬山前住。笑语听伛背园父。
辘轳边抱瓮浇畦,点点阳春膏雨。
菜花间蝶也飞来,又趁暖风双去。
杏梢红韭嫩泉香,是老瓦盆边饮处。
鹦鹉曲·夷门怀古
人生只合梁园住。快活煞几个白头父。指他家五辈风流,睡足胭脂坡雨。
说宣和锦片繁华,辇路看元宵去。马行街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