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北庭度陇思家

〔唐代〕岑参

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

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作品简介

《赴北庭度陇思家》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开关中,西行轮台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理智与情感之间的深刻矛盾。诗人明知路途遥远,家信渐疏,却仍幻想鹦鹉能代传家书,这种荒诞的想象反衬出他内心深切的思乡与无奈。全诗不假雕琢,感情真挚,构思巧妙,韵味深长。

创作背景

唐天宝十三载(754),唐大将封常清受命为北庭都护、西伊节度、瀚海军使,奏调岑参为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于是诗人二次出塞。《赴北庭度陇思家》此诗当为诗人奉调赴北庭时途经六盘山写的一首怀乡思亲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踏上西赴轮台的万里征程,自己也知家信会日渐稀疏。

陇山的鹦鹉可以学人说话,快告知家人多多寄来音书。

注释

(1)北庭:唐代方镇名,为唐代六都护府之一。武则天长安三年(702)置北庭都护府,属陇右道,统辖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以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

(2)陇:陇山,又名陇坻、陇坂,六盘山南段的别称,但约当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

(3)轮台:地名,土名玉古尔(或布古尔),唐贞观中置县,治所在今新疆米泉县。这里指北庭。北庭都护驻庭州,庭州领三县,其一为轮台县。岑参诗中“轮台”均指北庭,而非轮台县。

(4)万里余:极言其远,实约五千七百里。

(5)陇山鹦鹉:亦称陇禽、陇鸟、陇客。相传陇山上多鹦鹉,善学人语,十分乖巧。

(6)数寄书:频寄书信。数,频频,屡次。

全文拼音版

běitínglǒngjiā
西xiànglúntáiwànzhīxiāngxìnyīngshū
lǒngshānyīngnéngyánwèibàojiārénshùshū

作者介绍

岑参(717—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其诗雄奇瑰丽,多描绘西域风光与军旅生活,与高适并称“高岑”,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充满浪漫豪情。曾两度从军西域,官至嘉州刺史。诗风壮阔激昂,善用夸张想象,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巅峰成就,对后世边塞文学影响深远。

岑参的诗

相关推荐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一

〔魏晋〕陆机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赴彭州山行之作

〔唐代〕高适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拂玩芳菲?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二

〔魏晋〕陆机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赴阙

〔宋代〕文天祥

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役役惭金注,悠悠欢瓦全。

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