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巫州荠菜

〔唐代〕高力士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作品简介

《感五溪荠菜》是唐代宦官高力士(一说唐代大臣高适)的诗作。此诗前二句写荠菜在两京称斤卖,到五溪便不值钱了,喻自己被流放到五溪,遭人冷落歧视;后二句写荠菜无论生长在哪里,它的气味总不改变,表明自己虽然被流放到蛮荒之地,但自己的秉性和忠心永远不变。全诗托物言志,表达作者对君主的忠心不移。

创作背景

此诗《全唐诗》不载。《旧唐书·高力士传》:“(高力士)为李辅国所构,流配黔中道,力士至巫州,地多荠而不食,因感伤而咏之曰:“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郭漫《高力士传》、计有功《唐诗纪事》皆录此诗,为高力士作。高力士在唐肃宗时被流放于五溪,见山上多荠菜而土著居民不食,因作此诗。高适《高常侍集》中也有此诗,学者一般认为是误收。

翻译注释

翻译

荠菜在两京称斤卖,到五溪便不值钱了,采都没人采。

蛮夷之地和华夏中土,千里之隔,水土不同,但荠菜的气味总不改变。

注释

(1)两京:即长安与洛阳。

(2)五溪:指今湖南西部一带。

(3)夷夏:夷狄与华夏的合称。古人将中原以外称为四夷。此指两京与五溪。

全文拼音版

gǎnzhōucài
liǎngjīngzuòjīnmàiréncǎi
xiàsuīyǒushūwèidōugǎi

作者介绍

高力士(684—762) ,本名冯元一,唐玄宗朝宦官。祖籍高州良德霞洞堡(今广东电白县),其父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自幼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曾受女皇武则天赏识。后因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

相关推荐

感情

〔唐代〕白居易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感怀

〔明代〕文徵明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感讽五首·其一

〔唐代〕李贺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感离诗

〔魏晋〕左芬

自我去膝下,倏忽逾再期。

邈邈浸弥远,拜奉将何时。

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

仿佛想容仪,欷歔不自持。

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

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感春四首·其二

〔清代〕陈宝琛

阿母欢娱众女狂,十年养就满庭芳。

那知绿怨红啼景,便在莺歌燕舞场。

处处凤栖劳剪彩,声声羯鼓促传觞。

可怜买尽西园醉,赢得嘉辰一断肠。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二

〔唐代〕陈子昂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