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骝马

〔唐代〕杨炯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作品简介

《紫骝马》是唐代诗人杨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刻画了一个骑着紫骝马即将奔赴战场参加征战并热烈期盼得到君王封侯加禄的“侠客”形象,表现了当时少见的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与理想,寄托了作者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志向。前四句描写侠客以及骏马的英武形象,后四句转而抒发侠客的豪情壮志。全诗一气呵成,笔力雄健,气势轩昂, 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杨炯在京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后经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累迁至詹事司直,充崇文馆学士。这是杨炯身心舒畅的时期。《紫骝马》此诗可能作于这一时期,以抒发其建功立业的渴望。

翻译注释

翻译

这侠义勇士喜欢四处游历,手持金鞭身跨紫骝骏马在驰骋。

猿臂拉动蛇弓搭上白羽箭,鹤羽般的缰绳扬起红色的秋带。

为建功立业来到南部边疆,放声长啸奔向北部边地杀敌寇。

如今国家边境有敌人骚扰,正是立功求裂地封侯的好时候。

注释

(1)侠客:古代称那些急人危难,抑强扶弱的人为侠客。

(2)重周游:喜欢四处游历。

(3)控:驾驭。

(4)蛇弓:形状弯曲如蛇的弓。

(5)白羽箭:用白色羽毛做箭羽的箭。

(6)鹤辔:白色的缰绳。鹤,色白如鹤羽。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7)赤茸秋:红色的秋带。茸,同“绒”。秋,络于马股后的革带。

(8)发迹:指建功立业。

(9)南海:泛指南部边疆。

(10)北州:泛指北部边地。

(11)匈奴: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散居于大汉南北,过游牧生活,精于骑射。两汉时期经常侵扰汉朝边地,构成汉朝的主要边患。

(12)画地:划分土地,又称裂地。古代划分土地以封爵,故称“画地取封侯”。

全文拼音版

liú
xiázhòngzhōuyóujīnbiānkòngliú
shégōngbáijiànpèichìrōngqiū
láinánhǎichángmíngxiàngběizhōu
xiōngjīnwèimièhuàdefēnghóu

作者介绍

杨炯(650—692),字令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幼聪慧,十岁举神童,授校书郎。其诗以五律见长,风格雄健激昂,《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开盛唐边塞诗先声。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自称"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曾任盈川令,卒于任,世称杨盈川。虽存诗仅三十余首,但格律严整,气象宏大,推动了五言律诗的成熟。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杨盈川集》。

杨炯的诗

相关推荐

紫萸香慢·近重阳

〔宋代〕姚云文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紫芝歌

〔两汉〕佚名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

紫萸香慢·送雁

〔清代〕屈大均

恨沙蓬,偏随人转,更怜雾柳难青。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正有无边烟雪,与鲜飚千里,送度长城。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

秋声,宿定还惊。愁里月,不分明。又哀笳四起,衣砧断续,终夜伤情。跨羊小儿争射,恁能到,白蘋汀。尽长天遍排人字,逆风飞去,毛羽随处飘零,书寄未成。

紫骝马

〔唐代〕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