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绣鞋·晚秋》是元代散曲家李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描写送别时的伤感之情。先以洛神和琵琶女两个典故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意绪,然后以对仗工整的“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两句,渲染离别时令人泪下的悲伤场面。
红绣鞋·晚秋
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又见西风换年华。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士感秋而悲,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李致远一生不得志,在晚秋这样一个敏感的季节,自然容易引发他的“秋士之悲”。这首散曲就是为反映秋士之悲及思家念亲而写的,载于《乐府群玉》卷二、《乐府群珠》卷四。
翻译注释
翻译
从与洛神相会的梦中醒来,有如白居易作《琵琶行》那样感伤。秋风又起流年易逝。几杯酒下肚勾起伤心的眼泪,黄花几点送走了秋光,独自一人浪迹天涯。
注释
(1)红绣鞋:北曲曲牌名,又名“朱履曲”,入“中吕宫”,亦入“正宫”。首二句对。第四、五句多作五字对句。与南曲不同。
(2)晚秋:曲题。
(3)梦断:梦被截断。指从梦中惊醒。
(4)陈王:指三国魏文学家曹植。他最后的封地是陈郡(今河南淮阳),谥号“思”,故被称为陈思王、陈王。
(5)罗袜:丝袜。语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句。传说曹植曾求甄逸之女为妻,未果。甄女后归曹丕,为郭后害死。曹植入京见其遗物,伤心泪下。归途中经洛水,“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作《洛神赋》,其中描写神女体态轻盈、款步飘然,使用了“罗袜”一词。
(6)学士琵琶: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诗中对琵琶女寄予深切的同情,并有感于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而格外伤感。
(7)西风换年华:秋风萧飒,一年将尽。
(8)添泪酒:化用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词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句意。
(9)天一涯:天各一方。指相隔遥远。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致远的诗
相关推荐
红绣鞋·郊行
【其一】
茅店小斜挑草稕,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
【其二】
穿云响一乘山簥,见风消数盏村醪,十里松声画难描。枫林霜叶舞,荞麦雪花飘,又一年秋事了。
【其三】
雪意商量酒价,风光投奔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
红绣鞋·阅世
短命的偏逢薄幸,老成的偏遇真成,无情的休想遇多情。
懵懂的怜瞌睡,鹘伶的惜惺惺,若要轻别人还自轻。
红绣鞋·挨着靠着云窗同坐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
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红绣鞋·湖上
无是无非心事,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胜西施。
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
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
红绣鞋·春日湖上
绿树当门酒肆,红妆映水鬟儿,眼底殷勤座间诗。尘埃三五字,杨柳万千丝,记年时曾到此。
红绣鞋·春情
暗朱箔雨寒风峭,试罗衣玉减香销。落花时节怨良宵。
银台灯影淡,绣枕泪痕交。团圆春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