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山居二首·其二

〔唐代〕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作品简介

《秋夜山居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一首七言绝句。延续了其一的隐逸主题,通过更具象的意象组合展现山居秋夜的幽寂之美。首句"去雁声遥人语绝"以声衬寂,勾勒出空山绝响的意境;次句"谁家素机织新雪"将织机声比作新雪,听觉与视觉通感精妙;后两句"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以醉醒野客的视角,捕捉松月相依的绝妙景致。全诗在动静相宜中营造出遗世独立的隐者情怀,体现了施肩吾作为道士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与前首作于同一时期,均为施肩吾隐居洪州西山修道时所作。诗中"野客"形象可视为诗人自况,"醉醒"状态暗示其介于世俗与超脱之间的修行体验。唐代宗大历至贞元年间,隐逸文化盛行,文人多追求"中隐"境界。施肩吾将道教修行体验融入诗歌创作,使此诗既具山水诗的空灵,又含修道者的玄思,展现了中晚唐隐逸诗的新变。

翻译注释

翻译

大雁的声音渐响渐远人声也随着消失,是哪家的纺织机织出了像新下的雪一样的绸缎。

我这山野之人一醉醒来之时,百尺高的老松树正衔着半轮明月。

注释

(1)绝:停止,罢了,稀少。

(2)素:白色。

(3)机:纺织机。

(4)野客:村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

(5)衔:用嘴含,用嘴叼。

全文拼音版

qiūshānèrshǒu··èr
yànshēngyáorénjuéshuíjiāzhīxīnxuě
qiūshānzuìxǐngshíbǎichǐlǎosōngxiánbànyuè

作者介绍

施肩吾(780—861),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唐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曾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常州武进(今江苏武进)。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进士及第,不待除授即离京东归,栖居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他的绝句清新婉转,多写山林景象和隐居学仙之趣,还善写闺情。《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施肩吾的诗

相关推荐

秋风辞

〔两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来

〔唐代〕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夜有感

〔近代〕鲁迅

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

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

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

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秋夕寄怀契上人

〔唐代〕皇甫曾

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群。

真僧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

窗临绝涧闻流水,客至孤峰扫白云。

更想清晨诵经处,独看松上雪纷纷。

秋风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日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