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歌》是清代诗人许虬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即为被流放在白山黑水等北方苦寒之地的一位江南士人所作。这首诗里的儿童他随父亲长期居住在北方,可以说从未听到过真正的乡音吴语。因此,一日听到了,却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方言。
折杨柳歌三首·其三
居辽四十年,生儿十岁许。
偶听故乡音,问爷此何语。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在辽宁居住四十多年,生下的儿子已长到十来岁了。
偶然听到家乡的口音,就问大人这说得是哪里的话?
注释
(1)辽:今辽宁一带。
(2)十岁许:十岁左右。
(3)爷:父亲。
全文拼音版
折杨柳歌三首·其三
居辽四十年,生儿十岁许。
偶听故乡音,问爷此何语。
作者介绍
许虬(?—?),字竹隐,清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顺治八年举人,官至思南知府。诗多拟古之作,喜刻意模仿。有《万山楼诗集》。
相关推荐
折桂令·寄远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昨如翻饼,气若游丝。
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折桂令·赠罗真真
罗浮梦里真仙,双锁螺鬟,九晕珠钿。晴柳纤柔,春葱细腻,秋藕匀圆。
酒盏儿里央及出些腼腆,画帧儿上唤下来的婵娟。试问尊前,月落参横,今夕何年?
折杨柳行
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
末喜杀龙逢,桀放于鸣条。
祖伊言不用,纣头悬白旄。
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
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
戎王纳女乐,以亡其由余。
璧马祸及虢,二国俱为墟。
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
卞和之刖足,接舆归草庐。
折桂令·登姑苏台
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图画天开。鹏俯沧溟,蜃横城市,鳌驾蓬莱,学捧心山颦翠色,怅悬头土湿腥苔。悼古兴怀,休近阑干,万丈尘埃。
折桂令·毗陵晚眺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
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窗影灯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折桂令·九日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折杨柳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折荷有赠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惆怅凉风前。
折桂令·过多景楼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折杨柳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