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登韬光绝顶》是清代厉鹗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品的主旨是登临韬光寺的所见所感。开篇一路写来,以将登临峰顶的过程作为铺垫。中间以“蔽谷”、“跻巅”二句为转折,写身处峰顶的情形。最后写诗人放眼远眺,坐赏美景,顿觉神清意爽。当年白居易喜与佛门中人往还,这时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人处繁杂尘世,难得清净,唯有如此境界才能使人摆脱烦恼。此诗写景颇见搜奇抉险的特点,体现了对孤寂冷落之境的偏好。全诗构思精巧,语言精炼,情景交融而蕴涵悠长。
晓登韬光绝顶
入山已三日,登顿遂真赏。
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
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
冥搜灭众闻,百泉同一响。
蔽谷境尽幽,跻颠瞩始爽。
小阁俯江湖,目极但莽苍。
坐深香出院,青霭落池上。
永怀白侍郎,愿言脱尘鞅。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厉鹗是杭州人,又性喜山水,因此家乡的自然风光便成了他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晓登韬光绝顶》就是他登临韬光寺,浏览风光后所写。
翻译注释
翻译
入山已有三天,登临韬光寺了却了真心游赏的愿望。
铺霜的石阶湿滑难行,而向阳的山崖上已晃动着曦微的晨光。
晨光透过竹叶照射到竹林深处,那清冷的翠绿吸引我独自前往。
走在密林深处各种声音似乎都潜匿起来,唯有山间清泉琤琮作响。
山谷中林木掩映,尽是清幽之景,直到登上山顶,极目四望,始觉豁然开朗。
山顶上韬光寺的小阁俯视着钱塘江和西湖,目光所到之处只一片迷茫混沌。
久坐小阁中似乎还能闻到寺院中缓缓飘出的香气,那山间的青烟随着太阳的升起散落在池上了。
怀念曾在此地与释韬光酬唱的大诗人白居易,但愿能摆脱尘世的喧嚣与束缚。
注释
(1)登顿:登临。
(2)遂真赏:了却真心游赏的愿望。
(3)霜磴:铺霜的石阶。
(4)践:踩、踏。
(5)阳崖:向阳的山崖。
(6)曦:晨光。
(7)乍:正。
(8)晃:闪耀。
(9)穿漏:穿通。
(10)冷翠:清冷的青翠色。
(11)孤往:独自前往。
(12)冥搜:探寻幽深的区域。
(13)灭:消失。
(14)众闻:各种声响。
(15)百泉:众多的泉水。
(16)蔽谷:被树林遮掩着的山谷。
(17)跻颠:登上山顶。
(18)瞩:注视。
(19)爽:清爽,明朗。
(20)但:只。
(21)莽苍:迷茫混沌。
(22)青霭:青色的烟气。
(23)白侍郎:指白居易。他于828年(唐太和二年)官刑部侍郎。
(24)言:语助词。
(25)脱尘鞅:鞅是套在马颈上的皮带。这里的意思是拜脱尘世束缚。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厉鹗的诗
相关推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晓行望云山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晓霁
梦觉繁声绝,林光透隙来。
开门惊乌鸟,余滴堕苍苔。
晓窗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晓发公安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晓登万花川谷看海棠二首·其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晓起·其二
远寺鸣金铎,疏窗试宝熏。
秋声江一片,曙影月三分。
倦鹤行黄叶,痴猿坐白云。
道人无一事,抱膝看回文。
晓霁用前韵书怀二首·其二
涧草岩花欲斗纤,溪风林雪故争严。
连岐尽说还宜麦,煮海何曾见作盐。
路断暂怜无过客,病余兼喜曝晴檐。
谪居亦自多清绝,门外群峰玉笋尖。
晓登迎春阁
未栉凭栏眺锦城,烟笼万井二江明。
香风满阁花满树,树树树梢啼晓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