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

〔宋代〕吴文英

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销减秋光旋少。

佩丸尚忆春酥袅。故人老。断香忍和泪痕扫。魂返东篱梦窅。

作品简介

《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词人从眼前的秋日美景联想到老之将至的人生阶段,下片从香绣囊联想到送囊的伊人,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意。全词采用略貌取神的写法,正反映衬,层层铺垫,章法严谨而又活脱,形象地描绘出落桂的神韵。

创作背景

《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这首词当作于吴文英晚年时期,当时作者正处于穷困潦倒、艰难度日之中。此词是作者为酬和词友吴见山而创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这可能是月宫中的桂子坠落在尘埃里吧。你看桂花树在月光的斜照下只剩下一些空枝了。桂树上长着几点苍老的苔藓,夜色之中又有几点萤火在闪烁着,天上的月儿不久又将要由盈转亏,眼前的秋日美景也将会逐日消退。

眼前闻到了一股桂花香味,不禁伸手去抚摸身上佩带着的香绣囊。想起她那洁白的酥手,袅娜的体态,经过这么多年想必也同样衰老了。我哀伤我俩的衰老,和泪清扫这地上的桂子。只能在梦魂中寻觅自己向往的生活了。

注释

(1)秋蕊香:词牌名。以《清真词》为定格。此词双调四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

(2)和:即和韵,是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

(3)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有五首。

(4)宝月:即“宝月玉斧”,指神话月中吴刚伐桂的故事。

(5)锁:一本作“琐”,一本作“损”。

(6)斜:一本作“残”。

(7)旋:渐渐。

(8)佩丸:指将桂花制成香丸佩带身上

(9)返:一本作“近”。

(10)东篱:指菊花。

(11)窅:深远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qiūruǐxiāng··jiànshānluòguì
bǎoyuèjīngchénduòxiǎochóusuǒkōngzhīxiézhàotáidiǎnyíngxiǎoxiāojiǎnqiūguāngxuánshǎo
pèiwánshàngchūnniǎorénlǎoduànxiāngrěnlèihénsǎohúnfǎndōngmèngyǎo

作者介绍

吴文英(1200—1268),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吴文英的诗

相关推荐

秋蕊香·重阳

〔宋代〕曹勋

秋色宫庭,黄花禁篽,西风乍透罗衣。龙山意渐爽,瑶砌叶初飞。喜天宇、明洁晓晴时。翠楼都卷帘帷。奉宴赏,菊英环坐,金玉成围。

凭阑海山万里,登望处,休论戏马台池。揽幽芳、泛酒面香凝,携手与、仙姿共游嬉。从他纱帽频敧。并宝马,何妨归路,月挂天西。

秋蕊香·水木樨

〔明代〕高濂

风露薄秋光暖。柔翠枝头花软。细蕊娇香凝笑眼。

分得金波色浅。木樨开落闲庭院。香风扇。

未许西风卷。向露草还舒展。

秋蕊香·红豆

〔清代〕王谢

庭外几枝春早。红绽樱桃犹小。香奁宝匣藏多少。

枨触伤离怀抱。拈来计曲非工巧。添残稿。

人生总为多情老。此物千年长好。

秋蕊香·七夕

〔清代〕储慧

帘卷星辉如昼。织女渡河时候。龙梭此际应离手。

博得鹊桥填就。一年一度光阴骤。滞清漏。

支机石畔重逢又。不似尘寰别久。

秋蕊香·生日

〔宋代〕史浩

玉露瀼瀼,秋色似画,东堂宴席初开。

红萸泛寿斝,紫菊上妆台。倚栏见、新雁已南来。

落霞孤鹜徘徊。最奇处,重阳将近,凉满襟怀。

萧洒秀眉,华发丹脸,映双瞳、的皪如孩。

擘香笺、听丽句新裁。

池上三回蟠桃熟,玉纤时捧琼杯。

但愿得,年年此会满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