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是唐代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蜀帝杜宇死后魂化杜鹃的故事落笔来抒发感情,描写了杜鹃持续悲鸣的情态,运用反衬极言悲苦凄惨之情。虚实结合,感情真挚动人。
子规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作者吴融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子规》此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
翻译注释
翻译
杜鹃放弃了繁华的故园山川,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
在异乡鸣叫,鲜血染红了山上花丛,可春天来到,老花园依然草木茂盛。
雨后凉风,它藏在绿树丛中声声哀啼,夜幕初开,它迎着欲曙的天空肃然鸣叫。
天色渐晚,它在湘江边凄凉鸣叫,使归家的船只行人悲愁之至。
注释
(1)子规:杜鹃鸟。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
(2)国:故国。
(3)委:舍弃,丢弃。
(4)他山:别处的山,这里指异乡。
(5)苑: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花园。
(6)草似烟:形容草木依然茂盛。烟: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
(7)雨暗:下雨时天色昏暗。
(8)离:分开。
(9)长:通“常”,持续,经常。
(10)吊:悬挂。
(11)欲:想要。
(12)湘江:长江支流,在今湖南省。
(13)日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14)凄切:凄凉悲切。
(15)愁杀:亦作“愁煞”,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吴融的诗
相关推荐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子夜歌二首·其一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
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子夜歌·始欲识郎时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子夜四时歌·绣带合欢结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
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子规啼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何时明。
子产不毁乡校颂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子夜警歌二首·其一
镂碗传绿酒,雕炉熏紫烟。
谁知苦寒调,共作白雪弦。
子夜警歌二首·其二
恃爱如欲进,含羞出不前。
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子夜四时歌·自从别欢后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