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元代〕吴澄

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汪水,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翻译注释

翻译

大自然运转到腊月,一年也就快过完了,寒冷的东北风把水剪成片片雪花,降落到天坛。

大雪纷纷,铺天盖地,更加增添了吴楚一带的千条江水。皑皑白雪,气势磅礴,仿佛要压倒秦淮流域的万里群山。

雪压竹枝,在阵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宛如银凤飞舞。高高的云松,像屈曲盘旋的玉龙,令人望而生寒。

不知谁在天上吹奏横笛,吹落这琼瑶碎玉般的雪花撒满人间。

注释

(1)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2)鸿钧:指自然界的变化。

(3)吴楚:泛指今江苏、安徽、湖北一带,这里古代分属吴国和楚国。

(4)婆娑:形容盘旋的样子。

(5)偃蹇:形容屈曲盘绕的状态。

全文拼音版

yǒngxuě
zhuǎn鸿hóngjūnsuìcándōngfēngjiǎnshuǐxiàtiāntán
shèngtiānchǔqiānwāngshuǐdàoqínhuáiwànshān
fēngzhúsuōyínfèngyúnsōngyǎnjiǎnlónghán
zhītiānshàngshuíhéngchuīluòqiónghuāmǎnshìjiān

作者介绍

吴澄(1249—1333),字幼清,晚字伯清,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宋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居草屋,学者称草庐先生。有《吴文正集》、《草庐词》。

吴澄的诗

相关推荐

咏史八首·其二

〔魏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史二首·其二

〔唐代〕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史八首·其六

〔魏晋〕左思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咏史八首·其五

〔魏晋〕左思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咏竹

〔南北朝〕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咏愁

〔宋代〕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帀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咏庭梅寄人

〔唐代〕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咏贫士七首·其五

〔魏晋〕陶渊明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

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飡。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咏贫士七首·其一

〔魏晋〕陶渊明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咏梅投所知

〔宋代〕戴复古

洁白无瑕美不娇,炯如珠玉粲林皋。

独开残腊与时背,奄胜众芳其格高。

欲启月宫休种桂,如何仙苑却栽桃。

不将品质分优劣,痛饮花前读楚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