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仁寺荷花池

〔清代〕何绍基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杆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作品简介

《慈仁寺荷花池》这是一首何绍基的诗,主要特点是虚实兼写,以动衬静,前两句写眼前之景,后两句写想象之景,实景写静,而想象中的虚景,却以萤火飞动,映入水中。以动写静,动与静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可谓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翻译注释

翻译

看着天河的影子倒映在荷花池中,微风吹过池边的栏杆,池塘里的水也没兴起波澜。

想象得到,夜深人们散去以后,湖面上萤火虫的萤光映入水中,可能会比星星还要多。

注释

(1)倒影浸天河:这里是天河的影子倒映在荷花池中的意思。天河:银河。

(2)水不波:水面上没吹起波纹。

(3)想见:由推想而知道。这里含有想象得到的意思。

(4)萤火:指萤火虫的亮光。萤火虫:昆虫名,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发带绿色的光。

全文拼音版

rénhuāchí
zuòkàndàoyǐngjìntiānfēngguòlángānshuǐ
xiǎngjiànshēnrénsànhòumǎnyínghuǒxīngduō

作者介绍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道州(湖南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出任四川学政。后因故罢官。在山东、湖南、浙江等地书院讲学。精小学。为晚清宋诗派主要诗人。有《东洲草堂诗集》。

何绍基的诗

相关推荐

燕歌行二首·其二

〔魏晋〕曹丕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

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闻邻船吹笛

〔明代〕杨基

江空月寒江露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宋代〕寇凖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听宫莺

〔唐代〕王维

春树绕宫墙,宫莺啭曙光。

忽惊啼暂断,移处弄还长。

隐叶栖承露,攀花出未央。

游人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与欧育等六人饮酒

〔宋代〕苏轼

忽惊春色二分空,且看樽前半丈红。

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

年来齿发老未老,此去江淮东复东。

记取六人相会处,引杯看剑坐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