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田家

〔唐代〕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作品简介

《观田家》是中唐诗人韦应物的一首田园写实诗。此诗以"惊蛰"节气为切入点,展现农民春耕的繁忙景象:前八句描写田家劳作场景,从"微雨润物"到"饮犊西涧",充满生活气息;后四句笔锋陡转,揭示"仓禀无储""徭役未已"的残酷现实。结尾"方惭不耕者"的反思,将诗人身为官吏的愧疚与对农民的同情融为一体。全诗语言质朴,白描中见深意,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的传统,又开创了中唐现实主义田园诗的新风。

创作背景

《观田家》此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期间(783-785年)。时值"建中之乱"后,唐朝赋税加重,民生凋敝。作为地方官,韦应物亲眼目睹农民"春耕夏耘"却"无宿储"的困境,在诗中既表达了对农事的尊重("膏泽且为喜"),也包含了对"徭役"制度的批判。这种将田园美景与民生疾苦相结合的写法,直接影响后来白居易《观刈麦》等作品的创作,展现了中唐诗人社会关怀的深化。

翻译注释

翻译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注释

(1)田家:农民。

(2)卉:草的总称。

(3)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

(4)耕种:泛指种田的事。

(5)场圃: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6)景:日光。

(7)晏:晚。

(8)犊:小牛。

(9)劬:过分劳苦。

(10)膏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11)禀:储存谷物的屋舍。

(12)宿储:隔夜之粮。

(13)徭役: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14)惭:羞愧。

(15)不耕者:做官的人。

(16)禄食:俸禄。

(17)闾里:乡里,泛指民间。

全文拼音版

guāntiánjiā
wēizhònghuìxīnléijīngzhéshǐ
tiánjiāxiángēngzhòngcóng
dīngzhuàngzàichángjiù
guīláijǐngchángyànyǐn西jiànshuǐ
gāoqiěwéi
cāngbǐng宿chǔyáoyóuwèi
fāngcángēngzhěshíchū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1),字义博,唐代诗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风格淡远清新,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等,以简练笔墨绘自然之趣。出身关中望族,少任侠使气,安史之乱后折节读书,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作透露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与悯民之思,是中唐山水诗派重要代表。

韦应物的诗

相关推荐

观雨

〔宋代〕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观芙蓉有感

〔宋代〕岳珂

芙蓉城边观芙蓉,开时澹白蔫深红。

新晴著人过于酒,聊与老面回春风。

少年白面岂长好,花落花开不知老。

老来会有少年时,对酒不饮将何为。

观王主簿家酴醾

〔宋代〕黄庭坚

肌肤冰雪薰沈水,百草千花莫比芳。

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

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人枕囊。

输与能诗王主簿,瑶台影里据胡床。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唐代〕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动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观月记

〔宋代〕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欤?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观搊筝

〔唐代〕王湾

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

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

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观棋

〔宋代〕苏轼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

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

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