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峒氓

〔唐代〕柳宗元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作品简介

《柳州峒氓》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描写出作者和柳州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接近的情况。头二句写作者初到柳州时的感受;中间四句描写了柳州峒氓的贫苦生活和迷信风俗,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最后两句抒写作者心意,表示愿意入乡随俗。

创作背景

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十年期间,心情一直很郁闷,经常纵情于山水以消忧,不大与人民接近。调任柳州刺史后,思想有所转变。他想到柳州尽管比永州更远离中原,地更偏僻,条件更差,但自己身为一州的长官,与过去在永州任司马闲职时已不同,有了政治实权,在这里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于是深入民间,了解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关心他们的疾苦。《柳州峒氓》这首诗,就是写他在柳州跟峒氓生活接近的情况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峒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

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

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

为判决案件要靠翻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峒人。

注释

(1)峒:古代对广西、湖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泛称。

(2)氓:民,百姓。

(3)郡城:郡治所在地。这里指柳州。

(4)异服:不合礼制的服饰;奇异的服装。

(5)殊音:异音。特殊的乐音或声音。

(6)青箬:箬竹的叶子。箬竹叶大质薄,常用以裹物。

(7)趁虚:即“趁墟”。赶集。

(8)御腊:就是御寒的意思。腊:腊月,即阴历十二月,是天气很冷的时候。

(9)山罽:山民用毛制作的毡毯一类的织物。这里指用鹅毛缝制的被子。

(10)鸡骨占年:鸡的骨头。古时或用以占卜。

(11)水神:水域之神;司水之神。

(12)公庭:公堂,法庭。

(13)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指代士大夫的服装。

(14)文身:在身上刺画花纹。这是古代越地的一种习俗。

全文拼音版

liǔzhōudòngmáng
jùnchéngnánxiàjiētōngjīnshūyīnqīn
qīngruòguǒyánguīdòng绿bāofànchènrén
émáofèngshānzhànniánbàishuǐshén
chóuxiànggōngtíngwènchóngtóuzhāngzuòwénshēn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同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峭拔峻洁,寓言、山水游记尤佳,代表作《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揭露时弊,寄寓孤愤。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永州、柳州,故又称“柳柳州”。诗亦清峻,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其哲学著作《天说》等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柳宗元的诗

相关推荐

柳营曲·江上烟艇闲

〔元代〕查德卿

江上烟艇闲,雨蓑乾,渔翁醉醒江上晚。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

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贪兔魄,失意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

〔明代〕杨慎

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

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

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

游子魂锁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宋代〕柳永

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妆点层台芳榭。运神功、丹青无价。

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遍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

柳梢青·送卢梅坡

〔宋代〕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唐代〕柳宗元

越绝孤城千万峰,空斋不语坐高舂。

印文生绿经旬合,砚匣留尘尽日封。

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

丈人本自忘机事,为想年来憔悴容。

〔宋代〕寇凖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柳州罗池庙碑

〔唐代〕韩愈

罗池庙者,故刺史柳侯庙也。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曰:“兹土虽远京师,吾等亦天氓,今天幸惠仁侯,若不化服,我则非人。”

于是老少相教语,莫背侯令。凡有所为,于其乡间,及于其家,皆曰:“吾侯闻之,得无不可于意否?”

莫不忖度而后从事。凡令之期,民勤趋之,无有后先,必以其时。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惰,猪牛鸭鸡,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

步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悉夺归之。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尝与其部将魏感、谢宁、欧阳翼饮酒驿亭,谓曰:“吾弃于时,而寄于此,与若等好也。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及期而死。

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欧阳翼等见而拜之。其夕梦翼而告曰:“馆我于罗池。”其月景辰庙成,大祭。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

明年春,魏忠、欧阳翼使谢宁来京师,请书其事于石。余谓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祸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而并刻之。

柳侯,河东人,讳宗元,字子厚。贤而有文章,尝位于朝光显矣。已而摈不用。其辞曰: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侯之船兮两旗,度中流兮,风泊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

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嚬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北方之人兮,为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下无苦湿兮高无干,秔稌充羡兮,蛇蛟结蟠。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