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
凉州城的四周已是广袤无垠的茫茫黄沙,因为朝中没有骁勇之将开拓西域通道,开疆拓土。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凉州城所属各县都已为胡兵所占据,守边将士只好另外建筑秋天防御的城堡。
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
万里从征的人都已战死在边塞上,可是京城里还在年年发令输兵。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入侵的胡人都从中国掳去妇女,其中有半数妇女生了男孩,还能说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这些胡人从前不懂农作,不犁地耕种,如今却学汉人种起禾稷稻麦等粮食作物来了。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胡人现在牧羊的时候也穿了丝织的锦衣,却爱惜他们原来的毛毡和兽皮而把它们收藏着,为了预备作战时用。
养蚕缫茧成匹帛,那将绕帐作旌旗。
他们现在也能养蚕缲丝,织成一匹一匹的绢帛,却是用来做旌旗围绕在营帐四周。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城上的山鸡已经在角角地报晓,而洛阳城中,家家都还在演奏胡乐呢!
注释
(1)皓皓:旷达貌,虚旷貌。
(2)汉家:借指唐朝。
(3)旧道:指开元、天宝年间的西域通道。
(4)边头:边疆,边地。
(5)防秋:西北胡人常常在秋季入侵中国,唐朝在每年秋季都要向河洛、江淮一带征发兵士,到西域去增防,当时称为“防秋”。
(6)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以为发兵的凭信。
(7)西京:即唐朝首都长安。
(8)蕃人:即“胡人”。中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唐宋人写作“蕃”,明清人写作“番”。
(9)那将:犹言“拿来”。那,大概相当于“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