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髪从军,历二百餘战。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
自中原地区混乱动荡以来,异民族相继入侵。我从河北相州立志發愤,年纪轻轻就投于军队,经历了二百多次战斗,虽然未能攻入边远的领域,扫荡敌人的巢穴,却也为雪洗了国仇的万分之一而痛快。如今又率领一支孤军,从宜兴奋勇起兵。在收復建康的战役中,一举击败了敌人,只恨未能使其匹马不回罢了。
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河朔岳飞题。
所以暂且休整部队,养精蓄锐等待敌人再来。接着即将激励部队,期望再战立功,向北越过沙漠,在敌国的朝廷上杀得敌人血流遍地,把异族侵略者全杀光,(然後)迎接二位皇帝回到京城的宫殿,收復失去的疆土,向朝廷呈上户籍册和疆域图,使朝廷不再忧虑,使皇上能够安宁地睡觉,这就是我的愿望啊。河朔岳飞题。
注释
(1)板荡:《诗经·大雅》咏周厉王暴虐无道的二篇,分别名为《板》、《荡》,後二字连称以指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2)夷狄:指少数民族,古称东方为夷,北方为狄,此系泛指。
(3)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4)相台:即相州,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曹操曾在此建铜雀台,故称相台。
(5)总髪:束聚头髪,指刚成年。古时男子年二十束髪加冠,以示成年。岳飞二十从军,故有此说。
(6)夷荒:此指金国,因在今东北地区,故有此说。
(7)振起宜兴:《宋史·岳飞传》:“建炎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指收復建康的战役是从宜兴开始的。宜兴今属江苏。
(8)恨:可惜。
(9)未能使:即“未能使敌”,省去“敌”字。
(10)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11)功期再战:期望在下次战役中立功。
(12)虏廷:指金国国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附近)。
(13)二圣:指被金兵掳去的宋徽宗、宋钦宗父子。
(14)版图:户籍册和疆域图。
(15)虞:忧虑。
(16)奠枕:安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