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即事》是南宋诗人周端臣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初冬反常暖阳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抒发了诗人对时序更迭的敏感与愁思。首联“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点明时令异常,颔联“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以简练笔法勾勒初冬萧瑟中偶见花发的矛盾景象;颈联写天象与气候的征兆,尾联“怕见梅花发”则流露对时光流逝的忧惧。全诗语言清浅而意蕴深沉,将物理与心绪交织,体现宋诗理趣与抒情融合的特质。
初冬即事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怕见梅花发,愁怀未辨诗。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初冬时节天气还很暖和,和立春时节的天气差不多。
这时节树木大多已经没有了叶子,有的树枝上竟然开出了一些花朵。
天边的红霞显示着落霜的信号,星星的光晕暗示着雨的到来。
害怕看到梅花的开放,只因忧愁心绪写不出好的诗句。
注释
(1)即事:眼前的事物。
(2)愁怀:忧伤的心怀。
全文拼音版
初冬即事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怕见梅花发,愁怀未辨诗。
作者介绍
周端臣(生卒年不详),南宋词人。字彦良,号葵窗。建业(今江苏南京)人。为南宋中期之江湖诗客,飘泊不遇。晚年入临安为御前应制。约卒于宋理宗淳、宝年间。今存词九首,风格轻俊,尤以吟咏西湖风光者较为出色。
相关推荐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寒食城东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临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阴。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凄风寒雨是骎骎。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金陵即事
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苍苔。
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阊门即事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人日即事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