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汝州郡楼

〔唐代〕李益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作品简介

《上汝州城楼》是唐代诗人李益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三十年后诗人重登此楼,听见军中悲凉的鼓角声与三十年前大不相同,战争的气氛很浓,好象不断受侵扰的边地。全诗借景抒情,语言凝练自然,诗意含蓄深长。

创作背景

该词大约写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当时李益五十七岁。唐代宗李豫大历四年(769年),诗人李益考中了进士,年龄大约是二十岁左右。此后,漫游大河南北,可能到过汝州(今河南临汝),上过城楼。三十年后,唐王朝愈来愈走向没落,藩镇割据的局面积重难返,汝州本为腹地,也成了军阀混战的地区。作者重来旧地,写下了《上汝州城楼》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秋日黄昏鼓角声声中原像边地,三十年前我也曾登上汝州城楼。

今日眼见山河破碎泪流满面,满怀伤心不单是为了悲秋。

注释

(1)汝州:今河南临汝县。

(2)鼓角:指吹角声。角,胡地的一种乐器,上粗下细,用竹木或皮革制成,声音悠长而悲切。军中早晚吹用,相当于后来的军号。

(3)边州:指边疆的州郡。

(4)垂泪:落泪,流泪。

(5)不独:不只是,不单是。

(6)悲秋:指为秋景而悲。

全文拼音版

shàngzhōujùnlóu
huánghūnjiǎobiānzhōusānshíniánqiánshànglóu
jīnshānchuānduìchuílèishāngxīnwèibēiqiū

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诗人。大历四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以边塞诗闻名,与李贺并称"二李",《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作品慷慨悲凉,写尽戍边将士情怀。七绝尤佳,明代胡应麟推为"盛唐以下第一人"。晚年诗风转为闲适。因诗名显赫,每有新作,乐工争相谱唱。作为大历诗坛重要代表,其作品兼具盛唐气韵与中唐新变,《全唐诗》存其诗二卷,对中晚唐边塞诗发展影响深远。

李益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