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野蚕吃青桑叶,也能吐丝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尽管它们并没有给人类带来什么实际的贡献,却也只是像偷窃一样取暖而已。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我愿意分开野蚕的蚕丝,化为贫寒人的衣服。
注释
(1)青桑:青桑叶。
(2)何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野蚕吃青桑叶,也能吐丝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尽管它们并没有给人类带来什么实际的贡献,却也只是像偷窃一样取暖而已。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我愿意分开野蚕的蚕丝,化为贫寒人的衣服。
(1)青桑:青桑叶。
(2)何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野蚕》是唐代诗人于濆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野蚕自喻,通过野蚕吐丝却“无功及生人”的意象,讽刺了社会中不劳而获、剥削民脂的统治阶层,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前两句平实描写野蚕食桑吐丝的自然现象;后三句陡然转折,以“何异偷饱暖”犀利批判不公,末二句“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直抒胸臆,展现诗人普惠天下的理想。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是中晚唐现实主义诗风的典型之作。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
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沈。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
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其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愿、晰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陛级。左右老木,攒植森拱,萝茑翳于上,鸱鸮室其间。车马徒隶,丛杂怪状。甿作之,甿怖之,走畏恐后。大者椎牛;次者击豕,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牲酒之奠,缺于家可也,缺于神不可也。不朝懈怠,祸亦随作,耄孺畜牧栗栗然。疾病死丧,甿不曰适丁其时耶!而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
虽然,若以古言之,则戾;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何者?岂不以生能御大灾,捍大患,其死也则血良于生人。无名之土木不当与御灾捍患者为比,是戾于古也明矣。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解民之悬,清民之暍,未尝怵于胸中。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就事,较神之祸福,孰为轻重哉?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此乃缨弁言语之土木尔,又何责其真土木耶?故曰: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既而为诗,以纪其末: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仪!禄位颀颀,酒牲甚微,神之享也,孰云其非!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悲!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