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唐代〕韩偓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徘徊。

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作品简介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是唐代诗人韩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赤地千里的凄凉景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末动乱和人民陷于深重灾难的现实,揭露了战争的罪恶,透露出人生如梦的感叹。全诗悲愤激越,真切感人。

创作背景

昭宗乾宁二年(895年),邰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等引兵人京师,杀宰相韦昭度、李溪,长安大乱。昭宗逃入南山,转石镇。士民数十万人逃出城,多中暑而死,诗人亦逃出长安,次年春日写下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经历大乱,流落到南国他乡,独自徘徊,在落梅如雪的晴光野塘。

渔舟惊起水鸟,又翩然落下;拂不去的杨花,飘飘扑来偎人依傍。

昔日的友好知己啊,而今多已逝去,我和庾信一样,暮年诗赋满怀悲怆。

眼看繁华的宫阙街市毁成瓦砾,天崩地陷了,惨痛的浩劫大殃。

注释

(1)途经:路过。

(2)季重:吴质字

(3)子山:庾信字。

(4)朝市:朝廷与市肆。

(5)陵谷:高岸、深谷。

(6)劫:梵语“劫波”的省略。

全文拼音版

luànhòuchūnjīngtáng
shìluànxiāngjiànluòméitángqíngnuǎnpáihuái
chuánchōngshuǐniǎofēiháizhùxiùyánghuāquèlái
zhòngjiùyóuduōsàngshìzishānxīnbēiāi
yǎnkàncháoshìchénglíngshǐxìnkūnmíngshìjiéhuī

作者介绍

韩偓(844—923),字致尧,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五代著名诗人。龙纪元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深得唐昭宗信任,后因朱温专权被贬。其诗早年绮丽,多写宫廷生活,晚年沉郁,寄托亡国之痛。开创"香奁体",以《香奁集》著称,描写闺阁情怀,词藻华美。后避乱入闽,诗风转为感时伤事,《故都》《感事》等作充满历史沧桑感。

相关推荐

画菊

〔清代〕曹雪芹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还陕述怀

〔唐代〕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初到黄州

〔宋代〕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祝英台近·挂轻帆

〔宋代〕苏轼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

间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琵琶仙·中秋

〔清代〕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邹衍

〔唐代〕陈子昂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千里思

〔唐代〕李白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领解后谢主司

〔明代〕唐伯虎

壮心未宜逐樵渔,泰运咸思备扫除。

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

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宋代〕赵鼎

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动黄昏月。

谩道广平心似铁。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望断江南音信绝。陇头行客空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