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洞房深

〔唐代〕杜牧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作品简介

《八六子·洞房深》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宫怨词。此词以深宫为背景,上阕通过"洞房深"、"画屏灯照"的幽闭环境,烘托失宠宫妃的孤寂;下阕以"辇路苔侵"、"绣帘垂"的意象,表现被遗忘的凄凉。全词借"夜雨滴芭蕉"、"梧桐移翠阴"等自然景物,层层递进地展现宫人望幸不至的绝望,将宫怨主题写得深沉婉转,体现了杜牧"雄姿英发"诗风之外的细腻词笔。

创作背景

《八六子·洞房深》此词创作时间不详,当是杜牧任职长安期间(约830-840年)所作。唐代宫廷后妃制度严苛,杜牧借汉宫长信旧事(班婕妤失宠典故),影射当代宫人命运。"金舆渐远"的期盼与"梧桐移阴"的无奈,既是对宫女悲剧的同情,也可能寄托着诗人自身政治失意的感慨,是唐代宫怨词中兼具历史厚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在后妃居住的幽深的房里;灯光照着绘有图画的屏风,屏风上的山色一片浓绿,显得格外古雅庄重。听见冰冷的夜雨敲打芭蕉声,惊断了房里她的好梦;醒来看见攀龙香炉的香烟,在绣花缎被上空飘升。失去了皇帝的恩宠啊,她已久住长信宫中,帷帐里萧条凄冷;原来的椒殿闲置无用,门儿关锁冷冷清清。

皇帝车驾来的路上,长满了苔藓一层。绣帘默默地低垂,过很长时间才听见,一声更漏传进宫中。她的容颜木槿花似的,憔悴在不知不觉之中。她羞于梳理乌黑的发髻,独坐呆望满面愁情;伤感的目光注视之处,皇帝乘坐的车渐渐失去行踪。不知何时才能盼到,皇帝仪仗重临再降恩宠?啊,她正在悲苦地心驰神往,翠绿的梧桐又移动了阴影。

注释

(1)八六子:此为现存文人词中最早的长调,写宫女的怨情。

(2)洞房:深邃的内室。

(3)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形容室内屏风上所画山色。凝翠:凝聚着绿色。沉沉:茂盛、浓重貌。

(4)惊断红窗好梦:谓雨打芭蕉,惊醒宫中女子的好梦。

(5)龙烟:龙脑香燃烧时散发的烟气。龙脑,又称瑞脑、冰片,系从龙脑香树干中提取膏汁制成。

(6)辞恩久归长信:谓失宠。长信,汉宫名。

(7)椒殿闲扇:谓宫门常闭。椒殿:后妃居住的宫殿,以椒和泥涂壁,取温香多子之义扁,关闭。

(8)辇路:帝王车驾经行的道路,因久不临幸,故生青苔。

(9)迟迟漏传丹禁:谓更漏声缓慢地传入宫禁,形容夜长难耐。漏: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多称玉漏。丹禁:古代宫禁涂以红色,故称。

(10)舜华:即木槿,夏秋开花,朝开暮敛,古人多形容青春易逝。一作舜华。

(11)翠鬟羞整:谓羞于梳妆。翠梁,指黑发。哭,环形发式。

(12)金舆:帝王的车驾。

(13)彩仗:帝王的仪仗。

(14)消魂:又作销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

全文拼音版

liù··dòngfángshēn
dòngfángshēnhuàpíngdēngzhàoshānníngcuìchénchéntīnglěngjiāojīngduànhóngchuānghǎomènglóngyānpiāoxiùqīnēnjiǔguīchángxìnfèngzhàngxiāoshūjiāo殿diànxiánshàn
niǎntáiqīnxiùliánchuíchíchílòuchuándānjìnshùnhuátōucuìcuìhuánxiūzhěngchóuzuòwàngchùjīnjiànyuǎnshícǎizhàngchónglínzhèngxiāohúntóngyòucuìyīn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峭拔,尤擅七绝与咏史诗,代表作《泊秦淮》《山行》《阿房宫赋》等,以精炼的语言讽喻时政,抒写怀古之思。曾任中书舍人,晚年居樊川别墅,故文集名《樊川文集》。其诗赋兼具豪迈与细腻,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杜牧的诗

相关推荐

八六子·牡丹次白云韵

〔宋代〕杨缵

怨残红。夜来无赖,雨催春去匆匆。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绿迷空。那知国色还逢。柔弱华清扶倦,轻盈洛浦临风。

细认得凝妆,点脂匀粉,露蝉耸翠,蕊金团玉成丛。几许愁随笑解,一声歌转春融。眼朦胧。凭阑干、半醒醉中。

八六子·登楼

〔近代〕徐树铮

怕登楼,困人天气,啼莺阑外句留。算如梦如尘柳絮,无花无酒清明,踏青旧游。新声听彻凉州。

夜月半含窗影,朝云早上帘钩。肯暗传,玉郎共春长好,黛眉妆晓,红牙歌笑,那知一换一番春老,蓦天蓦地閒愁。谩凝眸,东风不如去休。

八六子·子寿父

〔宋代〕方岳

喜椿庭。近来强健,团栾雁序欢声。正柳絮帘栊清昼,牡丹栏槛新晴,缓飞翠觥。阿戎碌碌功名。

但要无灾无难,何曾著公卿。且抖擞斑衣,笑供儿戏,共将乐事,细酬佳景,须知翠袖全盛绿黛,金章不换蓑青。松亭。中间顿个寿星。

八六子·花朝夜窗中见月

〔清代〕王夫之

荡春寒,一轮娟娟,初上烟暖云柔。柰镫穗影含金粟,药垆声泣寒螀,凄然似秋。

无端还与绸缪。几线疏棂界破,半襟白袷光浮。想溪外梅花,低垂瘦影,斜窥流水,香魂欲绝,应共我遥向素蛾写怨,青天碧海悠悠。不禁愁。灭镫拥衾去休。

八六子·送春归

〔清代〕樊增祥

送春归。乍寒还暖,凄凄已入黄梅。看小草新书团扇,单衣犹怯轻?,雨晴并佳。髹盆芍药初开。

春后才纡金带,花中独领黄扉。又却是、东风猛吹帘竹,玉垆烟冷,脸波红润,定知妃子频添酒晕,香山长有诗来。且徘徊。留看月中玉杯。

八六子·其三·送春

〔清代〕樊增祥

恁匆匆。送春归去,垂杨不系青骢。

又砚北轻沾粉絮,市南初卖樱桃,百花已空。

新来事事都慵。禅榻自怜华鬓,妆台忘画眉峰。

可奈是、朝晴暮阴天气,燕啼莺妒,翠围红舞,谁能禁断连昌夜雨,勾留馺娑春风。

曲栏东。将离一花更红。

八六子·其二·游康山,同吴天篆、潘原白

〔清代〕董元恺

问康山。重门窈窕深藏,曲巷回环。

正路转层台百折,堂开峰顶三楹,萧然掩关。

良朋缓步跻攀。绕郭帆云樯影,隔江雾髻云鬟。

恰三月烟花,短垣纵目,万家楼阁,小亭徙倚,又见槛内名葩婀娜,枝头好鸟绵蛮。

客心闲。解衣坐啸忘还。

八六子·甲午午日作用紫霞翁体

〔近代〕汪东

倚雕栊。绿阴庭院,几枝榴绽鲜红。

又彩缕、添缠玉臂,浴兰初罢,菖蒲饮竭千钟。

流光催老匆匆。曾识荒荆驼卧,还看碧海尘空。

漫回首韶年,也逢重午,巨鲸吹浪,杨鬐都化艨艟。

此日旗翻翠岭,何人诗衍彤弓。按薰风。

料弦歌、四方正同。

八六子·倚房栊

〔近代〕汪东

倚房栊。悄然凝伫,从头细数欢悰。

叹楚岸遗□杂佩,洛川神遇惊鸿。尽归赋中。

歌筵曾此相逢。暗掷微波轻倩,旋听密语惺忪。

怎自逐、长安道旁车马,燕钗分破,凤箫凄哽。

今来绣户,铜环静掩,尘床瑶瑟都空。

笑春风、桃花尚余数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