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杨花》是明末文学家陈子龙的词作。此词借咏叹杨花来表达词人对柳如是的思念之情,同时把杨花撩乱飞舞的情景与漂泊者沦落天涯的遭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寄寓了词人自己的身世之恨。全词感情丰富真挚,笔调高雅蕴藉,情随景生,妙合无迹。
浣溪沙·杨花
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怜他飘泊奈他飞。
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陈子龙与柳如是有一段哀婉的情缘。明思宗崇祯八年(1635)春季至夏初,陈子龙与柳如是同居于松江生生庵别墅南楼,由于陈子龙之妻张氏的不容和其他种种原因,两人只得分手。于此前后,凡关涉杨柳之吟咏,大都是陈子龙抒露此段情爱之作。这阕小令即借咏物以写此段情缘。
翻译注释
翻译
杨花在高高的专门送别的章台旁缭乱飞舞,在重重帘幕前的春天阳光中翻腾,可怜啊,它这样无止境地飘泊,但又有什么办法不让它飞扬呢。
在淡淡的日光中慢慢飘摇洒落于花丛阴影下,又被温熙的和风吹拂到华美的高楼的西边,如那在天涯飘泊流离的旅人一样,它的心事少有人知道。
注释
(1)百尺章台:典出韩翔的爱情故事,详情参见韩掬《章台柳》及妻柳氏《杨柳枝》(本书第十二辑)的注释。“章台”,原系汉长安的街道名,多设歌楼妓馆,遍植杨柳,唐宋诗词中却成了秦楼楚馆的代名词,吟咏中常用之。
(2)重重帘幕:喻指陈柳婚姻中的重重障碍。
(3)春晖:指春光。
(4)玉楼:华丽的楼房;亦指仙人居处。
(5)天涯心事:相隔天涯,彼此间的情意。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子龙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翠袖娇鬟舞石州
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新声难逐管弦愁。
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一尊风月为公留。
浣溪沙·和无咎韵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浣溪沙·庚申除夜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浣溪沙·七月西风动地吹
七月西风动地吹,黄埃和叶满城飞。征人一日换缁衣。
金马岂真堪避世,海鸥应是未忘机。故人今有问归期。
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醉中真·不信芳春厌老人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浣溪沙·古北口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
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怎教人不别猜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