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离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上片描写歌女们在夜深人静时的遭遇,下片特写歌女们的泪斑与残粉,全词成功塑造了一位“泪美人”的形象,并为婉约词提供一种经过“雅化”的新风貌。
点绛唇·离恨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苏轼还朝,除判登闻鼓院。见宫中大量养歌女供皇公贵族享用,不禁对歌女发出同情之音,作《点绛唇·离恨》该词以慰藉之。
翻译注释
翻译
月转换下沉了,乌鸦啼叫起来,华丽的堂室里响起了传递离情别恨的音乐。美女们愁苦烦闷,竟然顾不上罗衣被脱下来。
清亮的斑斑泪,挥洒后而柔肠寸断。憎恶人们发问,只好背着灯光暗暗地把泪水擦掉,连同脸上的化妆粉揩干净了。
注释
(1)月转乌啼:表明夜深。
(2)画堂:古代宫中彩绘的殿堂。
(3)宫徵:这里泛指音乐。宫: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音级。徵: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级。
(4)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5)褪:脱落。
(6)嗔:发怒。
(7)搵:揩拭眼泪。
(8)残妆:被侵乱过的妆颜。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点绛唇·素香丁香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点绛唇·桃源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点绛唇·时霎清明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点绛唇·采药归来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点绛唇·高峡流云
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
岭上金光,岭下苍烟沍。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
点绛唇·越山见梅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点绛唇·咏风兰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点绛唇·厚地高天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馀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