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驿二首·其一

〔宋代〕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作品简介

《金陵驿二首·其一》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于作者抗元兵败被俘、押解北上途经金陵(今南京)时,以沉郁悲壮的笔调抒发了国破家亡之痛和誓死报国之志。首联以“离宫夕晖”“孤云飘泊”营造荒凉意境;颔联化用《世说新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典故,写物是人非之悲;颈联以“芦花”“燕子”自喻飘零;尾联“啼鹃带血”用望帝化鹃典故,宣誓以死殉国的决心。全诗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结合,语言凝练,用典深沉,是宋末爱国诗的巅峰之作。

创作背景

《金陵驿二首》这组诗写于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被俘后,第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押赴元大都(今北京)途径金陵(今南京)时所作。时值深秋,南宋政权覆亡已半年有余,金陵亦被军元军攻破四年之多。诗人战败不幸被俘,在被押送途中经过旧地,抚今思昨,触景生情,留下了这两首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著名诗篇。

翻译注释

翻译

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

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注释

(1)金陵:即建康府,今江苏南京。

(2)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

(3)草合:草已长满。

(4)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5)孤云:作者自喻。

(6)旧家燕子: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

(7)别却:离开。

(8)啼鹃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全文拼音版

jīnlíng驿èrshǒu··
cǎogōngzhuǎnhuīyúnpiāo
shānfēngjǐngyuánchéngguōrénmínbànfēi
mǎnhuālǎojiùjiāyànbàngshuífēi
cóngjīnbiéquèjiāngnánhuàzuòjuāndàixuèguī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抗元名臣、文学家,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右丞相,坚持抗元,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狱中作《正气歌》明志,终慷慨就义。其诗文如《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浩气长存,展现铁骨丹心。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谥号“忠烈”。作品饱含爱国激情,被誉为“民族气节之象征”,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天祥的诗

相关推荐

金陵驿二首·其二

〔宋代〕文天祥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金陵夜泊

〔唐代〕罗隐

冷烟轻澹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金陵新亭

〔唐代〕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代〕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金陵怀古

〔唐代〕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