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曲·分骨肉

〔清代〕曹雪芹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作品简介

《分骨肉》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这首曲子即贾探春远嫁他乡、抛别父母时的哭诉之词。整首曲子内容分两层:开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即由自身抛别家园之悲而推想父母抛别女儿之哀伤。接着由人生穷达说到悲欢离合,以宽慰爹娘,切莫为女儿的远嫁而牵肠挂肚,伤损残年。整首曲子曲调哀怨动人,以贾探春的第一人称口吻叙述骨肉分离之苦,充满了伤感之情。

创作背景

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在了“贾宝玉神游大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这两组结构完整的组诗是“金陵十二钗”形象塑造的提纲。小说这一回,主要借由警幻仙子揭露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其中分骨肉这支曲子是揭露贾探春命运的。

翻译注释

翻译

乘孤舟冒风雨远去三千,把家园情爹娘恩全抛掉。强欢颜,远出嫁怕有损双亲风烛残年。慰爹娘,别把儿女来思念。

人生穷富古来由天定, 世间离合一向有因缘。从今后, 两地各自求平安,我去了,请不要再挂念。

注释

(1)抛闪:抛弃、撇开。闪:撤。

(2)爹娘:指贾政、王夫人。贾探春是庶出,为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所生,但她不承认自己的生身母亲:“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红楼梦》二十七回)

(3)穷通:穷困和显达。

(4)奴:古代妇女自称。

(5)牵连:心里牵挂惦念。

全文拼音版

hónglóumèngshíèr··fēnròu
fānfēngsānqiānròujiāyuánláipāoshǎnkǒngsǔncánniángàodiēniángxiūérxuánniàn
qióngtōngjiēyǒudìngyuáncóngjīnfēnliǎngbǎopíngānqiānlián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祖籍辽阳,生于南京。出身显赫的江宁织造曹家,幼年经历家族衰败,晚年贫居北京西郊。以毕生心血创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展现封建社会的广阔画卷,塑造了宝玉、黛玉等经典形象。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融诗、词、曲、赋于一体,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曹雪芹的诗

相关推荐

六丑·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

〔宋代〕吴文英

渐新鹅映柳,茂苑锁、东风初掣。馆娃旧游,罗襦香未灭。玉夜花节。记向留连处,看街临晚,放小帘低揭。星河潋艳春云热。笑靥欹梅,仙衣舞缬。澄澄素娥宫阙。醉西楼十二,铜漏催彻。

红消翠歇。叹霜簪练发。过眠年光,旧情尽别。泥深厌听啼鴂。恨愁霏润沁,陌头尘袜。青鸾杳、钿车音绝。却因甚、不把欢期,付与少年华月?残梅瘦、飞趁风雪。向夜永,更说长安梦,灯花正结。

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五代〕尹鹗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

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别来虚遣思悠飏。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

啄木诗

〔魏晋〕左棻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

饥则啄树,暮则巢宿。

无干于人,惟志所欲。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农父谣

〔唐代〕皮日休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

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

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

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

三川岂不农,三辅岂不耕。

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

美哉农父言,何计达王程。

更漏子·星渐稀

〔唐代〕牛峤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

挑锦字,记情事,惟愿两心相似。收泪语,背灯眠,玉钗横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