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初夏夜饮归》是明代诗人陈继儒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乡村夜晚氛围;下片则描绘家的温馨与学习的场景,展示出一种简朴而充实的生活方式。这首词上片以景生情,下片以情融景,既表达了词人对安适、自在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展示出对知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梓树花开,芳香阵阵,月影半明,更显清幽,划着小船唱着渔歌回家,一路上听见草中不知名小虫的鸣叫声。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走进柳林深处,有一间矮小的茅屋,农院中挂满了渔网。
笑问我的家究竞在哪里?在那长满荷叶的池塘畔,那横架着的小桥旁。从修长竹林中的茅舍的纸窗里透出灯火,还有阵阵的读书声。
注释
(1)棹:船桨,此指船。
(2)蟪蛄:蝉科昆虫,初夏鸣。
(3)鱼罾:鱼网。
全文拼音版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作者介绍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终身不仕,隐居昆山之阳,以诗文书画自娱。其文风清新隽永,小品文尤佳,与董其昌齐名。著有《妮古录》《小窗幽记》等笔记杂著,内容博杂,富有生活情趣。书法师法苏轼、米芾,兼善绘画,尤工墨梅。晚年声望极高,朝廷屡征不赴,时称"山中宰相"。其文人画理论及闲适文风,对晚明士人文化影响深远。
陈继儒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庭菊飘黄玉露浓,冷莎偎砌隐鸣蛩,何期良夜得相逢?
背帐风摇红蜡滴,惹香暖梦绣衾重,觉来枕上怯晨钟。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舟逐清溪弯又弯,垂柳开处见青山,毵毵绿发覆烟鬟。
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萧鼓夕阳间。一生难得是春闲。
浣溪沙·曾识卢家玳瑁梁
曾识卢家玳瑁梁,觅巢新燕屡回翔。不堪重问郁金堂。
今雨相看非旧雨,故乡罕乐况他乡。人间何地著疏狂。
浣溪沙·春情
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已落芙蓉并叶凋,半枯萧艾过墙高,日斜孤馆易魂消。
坐觉清秋归荡荡,眼看白日去昭昭。人间争度渐长宵。
醉中真·不信芳春厌老人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浣溪沙·月底栖鸦当叶看
月底栖鸦当叶看。推窗跕跕堕枝间。霜高风定独凭栏。
觅句心肝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可怜衣带为谁宽。
浣溪沙·寄严荪友
藕荡桥边理钓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
马上凝情忆旧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钿筝罗幕玉搔头。
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