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用了先收后放的手法,把雪花和白茫茫的芦花融为一体的美景描画得十分动人。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正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他们见郑板桥身着粗布衣,以为他不懂作诗,便故意为难。哪知郑板桥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地吟出了《咏雪》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
注释
(1)片:这里指雪花的片数。
(2)飞入:落入。
(3)梅花:植物名,梅树开的花。
(4)不见:见不着,消失。
全文拼音版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作者介绍
郑燮(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书法自创“六分半书”,兼融隶楷,风格奇崛。其诗直抒胸臆,如《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彰显孤傲品格。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为官清廉,后因赈灾忤逆上司罢官,卖画为生。诗书画皆重个性表达,主张“删繁就简”,对后世文人艺术影响深远。
郑板桥的诗
相关推荐
咏史八首·其六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咏史八首·其五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咏笼莺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咏新荷应诏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咏露珠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咏琥珀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
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
咏石榴花
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诗句入禅那。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咏史诗·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咏贫士七首·其五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
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飡。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咏长信宫中草
委翠似知节,含芳如有情。
全由履迹少,并欲上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