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北海的冷风震天动地地吹来,站在明君祠前遥望绵延无际的沙丘。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那些死去的枯骨都是戍守边境的士兵,日暮时分在昔日的沙场化作尘土。
注释
(1)明君祠:明君,即王昭君,晋代避司马昭名讳,改称明君、明妃。明君祠,是后人纪念昭君出塞修筑的祠堂。
(2)龙堆:古西域沙丘名。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北海的冷风震天动地地吹来,站在明君祠前遥望绵延无际的沙丘。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那些死去的枯骨都是戍守边境的士兵,日暮时分在昔日的沙场化作尘土。
(1)明君祠:明君,即王昭君,晋代避司马昭名讳,改称明君、明妃。明君祠,是后人纪念昭君出塞修筑的祠堂。
(2)龙堆:古西域沙丘名。
《塞下曲四首·其二》是唐代诗人常建的边塞诗代表作。此诗以北海阴风、明君祠、龙堆(西域沙丘)为时空背景,通过"髑髅作灰"的惨烈意象,揭露战争对生命的吞噬。全诗仅四句却层递推进:从自然之寒(阴风)到历史之思(明君祠),终至人性之恸(白骨成灰),语言凝练如刀,在盛唐边塞诗豪迈主流中独树批判大旗。
常建的诗作,大多写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组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黩武政策而发的。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
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
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青山太白坟如故。
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看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撇,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分分付付约定偷期话,冥冥悄悄款把门儿呀。
潜潜等等立在花阴下,战战兢兢把不住心儿怕。
转过海棠轩,映着荼縻架,果然道色胆天来大。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