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清代〕徐兰

万骑从天下,边人拭目看。

长城无限窟,饮马一时干。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万骑从天下,边人拭目看。

成千上万的骑兵从天上下来,边地的居民擦亮眼睛看着。

长城无限窟,饮马一时干。

长城脚下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泉窟,战马一下子全喝干了。

注释

(1)塞下曲:琵琶套曲名。诗多以此为题反映边塞生活。

(2)万骑:成千上万的骑兵。万,泛指极多。

(3)从天下:从天上下来,喻从远处而来。

(4)边人:边地的居民。

(5)拭目:擦亮眼睛。

(6)长城无限窟:谓长城脚下水窟之多。无限窟,大大小小的很多泉窟。

(7)饮马一时干:形容战马之多。一时之间就喝干了众多的水窟。一时干,一下子全喝干了。

塞下曲拼音版

sàixià
wàncóngtiānxiàbiānrénshìkàn
chángchéngxiànyǐnshígàn

作品简介

《塞下曲》是清代诗人徐兰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绝句写的是康熙皇帝亲征蒙古贵族葛尔丹凯旋于长城的情景,前两句写千军万马从天而降,后两句进一步写军势的浩荡。此诗语言通俗流畅,平中见奇,痛快干脆,趣味浓烈。

创作背景

《塞下曲》这首五绝约写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至三十六年(1397)间,这期间康熙皇帝曾率骑步兵十多万人去征服蒙古贵族葛尔丹,最后胜利而归,此诗即写康熙皇帝凯旋于长城的情景。

作者介绍

徐兰(约1660—1730),字芬若,号芝仙,常熟(今属江苏)人。康熙二十年(1681)左右,入京为国子监生。康熙三十五年(1696),作为幕僚随清宗室安郡王出塞,至归化城。雍正初,又随年羹尧征青海。雍正八年(1730)逝世。工诗,曾向王士禛学诗,但其诗风与士禛并不相同。他的诗绝大多数是边塞诗,这些诗或描绘塞外风光,或刻画征人情怀。构思、取境、遣词,往往出奇制胜,风格近似李贺。著有《出塞诗》一卷。

相关诗文

塞下曲

〔唐代〕张祜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塞下曲

〔唐代〕李贺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古塞下曲

〔唐代〕李颀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塞下曲

〔唐代〕李颀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