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康太守

〔唐代〕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候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城下有沧江水缓缓流过,江边矗立着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红色的栏杆围绕着白色的城墙,江水悠悠地映照着这一切。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夏口响起了铙鼓声,太守大人就住在那高楼之上。

郭门隐枫岸,候吏趋芦洲。

城郭的大门隐藏在枫树林立的岸边,官吏们快步走向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这景象与临川郡又有何异呢?还是要烦劳康乐侯来此欣赏啊。

注释

(1)沧江水: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苍色,故称。

(2)朱阑:朱红色的围栏。

(3)悠悠:江水波动貌。

(4)铙吹: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

(5)使君:尊称州郡长官。

(6)郭门:外城的门。唐·韩愈《过南阳》诗:“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7)临川:今属江西。

(8)康乐侯:指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

送康太守拼音版

sòngkāngtàishǒu
chéngxiàcāngjiāngshuǐjiāngbiānhuánglóu
zhūlánjiāngfěndiéjiāngshuǐyìngyōuyōu
náochuīxiàkǒu使shǐjūnshàngtóu
guōményǐnfēngànhòuzhōu
línchuānjùnháiláokānghóu

作品简介

《送康太守》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江汉壮阔景致为背景,勾勒出一幅意境高远的官宦送别图。开篇“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以宏阔笔法点明地理,沧江黄鹤构成时空交织的送别舞台;“朱阑将粉堞”二句聚焦建筑细节,悠悠江水映衬出离情的绵长。中段“铙吹发夏口”转写仪仗之声,“使君居上头”凸显太守威仪;“郭门隐枫岸”二句通过城门枫影、芦洲吏迎的镜头组接,暗含行程之远。尾联“何异临川郡”用谢灵运(康乐侯)典故,既切合太守姓氏,更以临川文采喻示对其政绩的期许。全诗在山水描写中暗寓仕途关怀,展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典型特征。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祖籍山西祁县,生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清新空灵,融禅意于自然,如《山居秋暝》《鹿柴》等。精通音律,擅画水墨,开创“文人画”传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隐居辋川,半官半隐,将诗、画、禅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王维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送王昌龄之岭南

〔唐代〕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代〕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唐代〕李白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夸楚太子,便观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

送灵澈上人还越中

〔唐代〕刘长卿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宋代〕苏轼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