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

〔唐代〕陈子昂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作品简介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开篇两句指出市井之人自矜于小聪明,但在大道面前却如无知稚子;三四句一阵见血地指出世人相互倾轧、夸耀奢华,却不明自身最终归宿的短视行为;五六句引出玄真子这一智者形象,他以玉壶为喻,洞察世事,超脱物外;末两句写其忘却世俗天地、顺应自然变化,达到至高的超然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比,批判世俗之人的浅薄与短视,颂扬了智者的豁达与超脱。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五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集市商贩自负机巧聪明,对于道术却似无知幼童。

倾轧争夺相互夸耀奢侈,不知自身究竟怎样送终。

难道没有见那得到神仙,观察世道潜身玉壶之中?

深远莫测地抛弃了尘世,顺应造化进入宇宙无穷。

注释

(1)市人:集市的商贩。

(2)矜:自负。

(3)倾夺:倾轧争夺。

(4)侈:奢侈。

(5)曷:何。

(6)玄真子:泛指得到仙人。这里指壶公。

(7)窅然:深远难测。

全文拼音版

gǎnshīsānshíshǒu··
shìrénjīnqiǎozhìdàoruòtóngméng
qīngduóxiāngkuāchǐzhīshēnsuǒzhōng
jiànxuánzhēnziguānshìzhōng
yǎorántiānchénghuàqióng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其诗风骨峥嵘,一扫六朝浮艳,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被誉为“汉魏风骨”的复兴者。曾任右拾遗,因直言进谏两度遭贬,最终被诬陷冤死狱中。主张诗歌应“兴寄”现实,其《感遇》三十八首托物言志,开盛唐诗歌革新先声,被尊为“唐诗之祖”。

陈子昂的诗

相关推荐

感遇十二首·其七

〔唐代〕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感遇·其二

〔唐代〕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唐代〕陈子昂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