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商州过清明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以读书为乐的情怀。 此诗前二句开门见山,指出清明不是清贫寒士的佳节;后二句是励志劝学,发愤读书。全篇语言朴实,议论明快,叙述简洁,风格质朴,用笔传神,选题独具一格。
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清明》此诗作于王禹偁贬居商州期间(991-993年)。清明节这天,本应出外踏青赏花,举杯畅饮,使生活增添几分乐趣。可是此时诗人一贫如洗,既无花又无酒,如置身于荒山寺庙里的和尚,清冷孤独,无所慰藉,兴味索然,遂作诗求乐趣慰籍。
翻译注释
翻译
无花无酒地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注释
(1)兴味:兴致、趣味。
(2)萧然:萧索的样子。
(3)野僧:山野庙宇的和尚。
(4)乞新火:即向邻舍借来新的火种。古代。风俗每年清明节前一日或前二日为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至清明节重新生火,是为新火。乞,乞讨。
(5)晓窗:清晨的窗户。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禹偁的诗
相关推荐
清江引·惜别
湘云楚雨归路杳,总是伤怀抱。江声搅暮涛,树影留残照,兰舟把愁都载了。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清平乐·春来街砌
春来街砌,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
春幡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自是春心撩乱,非干春梦无凭。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平乐·云垂平野
云垂平野,掩映竹篱茅舍。阒寂幽居实潇洒,是处绿娇红冶。
丈夫运用堂堂,且莫五角六张。若有一卮芳酒,逍遥自在无妨。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
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
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清平乐·黄金殿里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清江引·积雨
春来那曾晴半日,人散芳菲地。苔生翡翠衣,花滴胭脂泪,偏嫌锦鸠枝上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