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

〔宋代〕王寀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作品简介

《浪花》是宋代诗人王寀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秋水、晚风、夕阳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空灵悠远的江景图。首句“一江秋水浸寒空”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秋江的寥廓,次句“渔笛无端弄晚风”以笛声点缀,增添了一丝凄清的韵味。后两句“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以浪花为喻,暗含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哲理。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诗的空灵与含蓄。

创作背景

宋洪迈《夷坚志》载,有个诗人叫曹道冲,在京城卖诗,凡有命题,挥笔立成。有人特意给他出难题,请他写首描写浪花的绝句,限用“红”字韵。曹道冲作不出,请来人去找学士王寀。结果王寀欣然捉笔,一挥而就,写下《浪花》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秋天,一江蔚蓝的江水,连接着蔚蓝的天空;傍晚,江面上吹过了阵阵微风,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晚风中。

碧波万里,那朵朵浪花,有谁能够采摘?夕阳把浪花染红,起伏的江水,波光跳跃,又揉碎了花瓣重重。

注释

(1)渔笛:渔人的笛声。

(2)无端:无心;无意。

(3)波心:水中央。

(4)残红:凋残的花;落花。

全文拼音版

lànghuā
jiāngqiūshuǐjìnhánkōngduānnòngwǎnfēng
wànxīnshuízhéyángyǐngsuìcánhóng

作者介绍

王寀(1078—1118),字辅道,一字道辅,号南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父王韶官至资政、观文学士,枢密副使,王寀为其幼子。王寀登第后,官校书郎,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因病迷惑,好神仙道术,徽宗重和元年召入宫中延神,为林灵素所陷,下狱弃市,年四十一(《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二三)。有《南陔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王寀的诗

相关推荐

浪淘沙·日午倦梳头

〔明代〕郑如英

日午倦梳头,风静帘钩,一窗花影拥香篝。试问别来多少恨?江水悠悠。

新燕语春秋,泪湿罗裯。何时重话水边楼?梦到天涯芳草暮,不见归舟。

浪淘沙·寒意透云帱

〔近代〕吕碧城

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

临远怕凝眸,草腻波柔。隔帘咫尺是西洲。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

浪淘沙·望海

〔清代〕纳兰性德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鳌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

〔宋代〕石孝友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宋代〕晏几道

小绿间长红,露蕊烟丛。花开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

山远水重重,一笑难逢。已拚长在别离中。霜鬓知他从此去,几度春风。

浪淘沙·令

〔宋代〕贺铸

一叶忽惊秋,分付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歌尘萧散梦云收。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